嚇
口部17画左右结构U+5687
国语辞典解释
嚇吓
hè详细解释
动
◎用言语怒叱、武力逼迫,使人害怕。
《庄子 · 秋水》:“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。”《文选 · 鲍照 · 芜城赋》:“饥鹰厉吻,寒鸱吓雏。”
恐吓、威吓、吓阻。
叹
1.表示惊讶、赞叹的语气。
吓!这大厦好高哦!、吓!这话讲得还真好。
2.表示不满或疑问的语气。
吓!他做的越来越过分!、吓!规矩是这样订的吗?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scare, frighten; intimidate
- pah; na, na; ach, so etwas; sieh an; hört, hört , drohen; erschrecken (V), androhen, bedrohen , einschüchtern , einschüchtern, erschrecken , erschrecken, jemanden ängstigen
- effrayer, intimider, effrayer, intimider, menacer, (interjection exprimant la désapprobation), tss-tss, (interjection exprimant l'étonnement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呼訝切;《集韻》:虛訝切,𡘋音罅。《集韻》亦作赫。《詩・大雅》:反予來赫。【箋】口拒人謂之赫。【釋文】赫亦作嚇,鄭許嫁反。《莊子・秋水篇》:鴟得腐䑕,鵷雛過之,仰而視之曰嚇。【註】司馬云:怒其聲,恐其奪己也。【釋文】嚇,許嫁反。《集韻》亦作哧。
义又,《廣韻》:笑聲。
又,《廣韻》:呼格切;《集韻》:郝格切,𡘋音赫 —— 義同。《詩・大雅》:〔釋文〕毛音許白反。《莊子・秋水篇》:〔釋文〕又,許伯反。
义又,《廣韻》:怒也。
义《集韻》:通作赫,或作䓇、奭。
注解
〔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嚇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è、xi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赫。
〔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è] ⑴ 见“吓”。⑵ 怒斥声:“仰面视之,曰:‘~’!”⑶ 张开:“或~鳃乎岩间”。㈡ [xià] ⑴ 见“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