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𠄨的意思解释

𠄨

一部7画上中下结构U+20128

一部

7画

5画

上中下结构

GQHG

MNYM

BDRI

U+20128

1354241

意思解释


𠄨

héng

基本解释

同“恆”。《説文•二部》:“𠄨,古文恆。”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上 部首:二部 )

說文》古文恆字。註詳心部六畫。

注解

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二部

𠄨〕字拼音是héng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二、外、;、一、外、一

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éng] ⑴ 同“恆”。《説文•二部》:“𠄨,古文恆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胡登切、古鄧切頁碼452頁,第3

𢛢

異體恆、恒

𢛢常也。从心从舟,在二之閒,上下一心以舟施,恆也。

𠄨

異體

𠄨古文恆从月。《詩》曰:「如月之恆。」

附注商承祚《〈說文〉中之古文考》:「(甲骨文、金文)皆从月。既云古文从月,又引《詩》釋之,則原本作𠀕,从外為傳譌。」此字通行體作「恒」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字形『二』疑指天地,月出天地之間,而以半為恆見也;後加『弓』當作聲符用。戰國文字『月』與『外』常互用,故『月』替換為『外』,原指事字所要表達的意義已不明顯了。後世或加心怍『恆』,表示心理狀態之有恆,《說文》恆與亙不同字,恆行而亙廢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𧭭頁碼1062頁,第1行,第1

𠄨常也。從心、舟在二之間,上下一心,以舟施恒也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二,上下也。心當有常,《易・恒》曰:『四時變化而能久成。』注曰:『長陽長陰,合而相與,可久之道也。』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62頁,第2行,第1

古文恒從月。《詩》曰:「如月之恒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胡登切古音第六部頁碼2722頁,第1許惟賢1184頁,第1

𠄨常也。

段注常當作長。古長久字衹作長。淺人稍稍分別。乃或借下帬之常爲之。故至《集韵》乃有一曰久也之訓。而篇,韵皆無之。此俗字之不可不正者也。時之長與尺寸之長,非有二義。

从心舟在二之閒上下。

段注上下猶往復也。

心㠯舟施。恆也。

段注謂往復遙遠,而心以舟運旋。歷久不變。恆之意也。宙下曰:舟車所極復也。此說會意之恉。胡登切。六部。俗本心上增一字。非。

古文恆。从月。

段注此篆轉寫譌舛。旣云从月。則左當作月。不當作夕也。若《汗𥳑》則左作舟,而右亦同此。不可曉。又按《門部》之古文閒作𨳢。葢古文月字略似外字。古文恆直是二中月耳。

詩曰:如月之恆。

段注《小雅・天保》文。此說从月之意。非謂《毛詩》作𠄨也。傳曰:恆,弦也。按詩之恆本亦作緪。謂張弦也。月上弦而就盈。於是有恆久之義。故古文从月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