悍
意思解释
悍
hàn基本解释
①勇猛,勇敢。强~。精~。~勇。
②凶暴。~然。凶~。~吏。~戾。
③强劲,急暴。湍~。急~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手,旱声。本义:勇猛。
2.同本义。
悍,勇也。 悍戇好斗。 虽有悍如冯敬者。 且其人剽悍。 上患吴会稽轻悍。
悍酋(勇猛的首领);悍夫(勇士);悍志(勇猛之气);悍壮(勇武强壮)
bold and powerful; vigorous and valiant;
3.凶狠,蛮横。
悍吏之来吾乡。
悍鸷(凶暴、蛮横的性情);悍吏(凶暴蛮横的官吏);悍妻(凶悍的妻子);悍戾(凶横怪戾)
fierce and malicious;
4.强劲;坚实 。
悍坚(刚强;坚强);悍人(刚强固执的人);悍梗(强悍固执而不顺服)
strong;
国语辞典解释
悍
hàn详细解释
形
1.勇猛、勇敢。
《说文解字 · 心部》:“悍,勇也。”《史记 · 卷一二四 · 游侠传 · 郭解传》:“解为人短小精悍,不饮酒。”《后汉书 · 卷七四下 · 袁绍刘表传 · 论曰》:“及临场决敌,则悍夫争命;深筹高议,则智士倾心。”
2.凶暴不讲理。
《韩非子 · 说林下》:“有与悍者邻,欲卖宅而避之。”《聊斋志异 · 卷六 · 马介甫》:“妻尹氏奇悍,少迕之,辄以鞭挞从事。”
悍妇。
3.强劲、猛烈。
《淮南子 · 兵略》:“故水激则悍,矢激则远。”《史记 · 卷一〇五 · 扁鹊仓公传》:“阳疾处内,阴形应外者,不加悍药及镵石。”
4.睁大的、眼睛突出的。
《文选 · 潘岳 · 射雉赋》:“奋劲骹以角槎,瞵悍目以旁睐。”
名
◎凶恶、残暴的人或事。
《荀子 · 王制》:“抃急禁悍,防淫除邪。”
驯悍。
外语翻译
- courageous, brave; violent
- heftig, ungestüm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侯旰切;《正韻》:侯幹切,𡘋音翰。《說文》:勇也。从心,旱聲。《倉頡篇》:桀也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》地產。【註】楚性急悍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:下罕切;《韻會》:侯旱切,𡘋音旱。《集韻》:性急也。通作旱。《史記・賈誼傳》:水激則旱兮。【註】讀與悍同。
又,《五音集韻》:胡笴切,音旱。《集韻》:戸版切,音睅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悍〕字拼音是h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旱,五行属木。
〔悍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旱声。本义是勇猛。
〔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àn] ⑴ 勇猛,勇敢⑵ 凶暴⑶ 强劲,急暴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侯旰切頁碼第353頁,第30字續丁孫
悍
勇也。从心旱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侯玩反頁碼第859頁,第2行,第2字述
勇也。從心旱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侯旰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036頁,第2字許惟賢第890頁,第1字
勇也。从心。旱聲。
段注侯旰切。十四部。
白话解释
悍,勇猛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旱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從戰國文字、篆文到楷書,字形都是從心,表示內心的狀態;旱聲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