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扞的意思解释

扌部6画左右结构U+625E

扌部

6画

3画

左右结构

RFH

QMJ

DAED

51040

U+625E

121112 横、竖钩、提、横、横、竖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hàn

基本解释

保护;保卫。后作“捍”。《書•文侯之命》:“汝多修,扞我于艱。”

抵御;抵挡。后作“捍”。《國語•魯語上》:“能扞大患則祀之。”

抵制;抗拒。《禮記•學記》:“發然後禁,則扞格而不勝。”

触犯;违犯。《荀子•彊國》:“白刃扞乎胸,則目不見流矢。”

阻止。《左傳•桓公十二年》:“楚伐絞,軍其南門。莫敖屈瑕曰:‘絞小而輕,輕則寡謀,請無扞釆樵者以誘 之。’”

遮蔽。《後漢書•宦者傳•孫程》:“程等留守省門,遮扞内外。”

臂衣。古代射者所著的一种皮袖套。《韓非子•説林下》:“羿執鞅(玦)持扞。”

同“銲(釬)”。戈矛柄下端圆锥形的金属套,可以插入地中。《戰國策•趙策一》:“(豫讓)刃其扞,曰:‘欲為知伯報讎!’”

勇猛;驃悍。后作“悍”。《孔子家語•致思》:“懔懔焉若持腐索之扞馬。”

详细解释

1.“扞”是“捍”的古字。

2.另见 hàn (捍)

gǎn

基本解释

同“擀”。碾压;辗轧。《集韻•旱韻》:“擀,以手伸物。或省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
hàn

详细解释

1.保卫。

《书经 · 文侯之命》:“汝多修,扞我于艰。”汉 · 孔安国 · 传:“扞我于艰难,谓救周诛犬戎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合为朝觐会同,离为守臣扞城。”

2.抵御。

《吕氏春秋 · 恃君览 · 恃君》:“凡人之性,爪牙不足以自守卫,肌肤不足以扞寒暑。”汉 · 高诱 · 注:“扞,御也。”

3.违反。

《史记 · 卷一二四 · 游侠传 · 序》:“虽时扞当世之文罔,然其私义廉絜退让,有足称者。”元 · 无名氏《朱砂担 · 第三折》:“检生死轮回案,是谁人敢把这天条扞。”

古代射手保护手臂的皮制袖套。

《汉书 · 卷九〇 · 酷吏传 · 尹赏传》:“而鲜衣凶服被铠扞兵者,悉籍记之。”唐 · 颜师古 · 注:“扞,臂衣也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hàn

详细解释

1.护卫。

扞卫。

2.《书》阻挡;抵御;违抗。∥同“捍”。

扞御、扞拒、扞命不降(ㄒ丨ㄤˊ xiáng)。

gǎn

详细解释

即“擀”。参见【擀】。

hàn

详细解释

参见【扞格】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ward off, withstand, resis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侯幹切,音翰 —— 以手扞也。又,衞也。左傳・文六年》:親帥扞之,送致諸竟。前漢・𠛬法志》:手足之扞頭目。【註】扞,禦難也。

又,《說文》:忮也。增韻》:抵也。禮・學記》:發然後禁,則扞格而不勝。【註】扞,堅不可入之貌。

又,《史記・楚世家》:蜀伐楚,於是楚爲扞關以距之。後漢・郡國志》:巴郡魚復扞水,有扞關。

又,與𤿧通,臂衣也。前漢・尹賞傳》:被鎧扞,持刀兵。

又,與銲通。戰國策》:豫讓刃其扞。【註】矛鐏謂之銲,施刃其端。

又,《集韻》:古旱切,干上聲 —— 與擀同。

集韻》或作捍,別作㪋。

注解

〔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扞〕字拼音是h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干

〔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àn] ⑴ 保护;保卫。后作“捍”。《書•文侯之命》:“汝多修,扞我于艱。”⑵ 抵御;抵挡。后作“捍”。《國語•魯語上》:“能扞大患則祀之。”⑶ 抵制;抗拒。《禮記•學記》:“發然後禁,則扞格而不勝。”⑷ 触犯;违犯。《荀子•彊國》:“白刃扞乎胸,則目不見流矢。”⑸ 阻止。《左傳•桓公十二年》:“楚伐絞,軍其南門。莫敖屈瑕曰:‘絞小而輕,輕則寡謀,請無扞釆樵者以誘 之。’”⑹ 遮蔽。《後漢書•宦者傳•孫程》:“程等留守省門,遮扞内外。”⑺ 臂衣。古代射者所著的一种皮袖套。《韓非子•説林下》:“羿執鞅(玦)持扞。”⑻ 同“銲(釬)”。戈矛柄下端圆锥形的金属套,可以插入地中。《戰國策•趙策一》:“(豫讓)刃其扞,曰:‘欲為知伯報讎!’”⑼ 勇猛;驃悍。后作“悍”。《孔子家語•致思》:“懔懔焉若持腐索之扞馬。” [gǎn] ⑴ 同“擀”。碾压;辗轧。《集韻•旱韻》:“擀,以手伸物。或省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侯旰切頁碼407頁,第26

扞枝也。从手干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侯玩反頁碼974頁,第3行,第2

扞伎也。從手干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𠊱旰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435頁,第2許惟賢1059頁,第2

扞忮也。

段注忮當作枝。枝持字古書用枝,亦用支。許之字例則當作榰。許之榰柱,他書之搘拄也。《攴部》𢽎下云:止也。扞義當略同。忮訓很,非其義。《周南》干城傳曰:干,扞也。《左傳》亦以扞城其民釋干城。孫炎以自蔽扞釋《爾雅》扞字。許盾下云:所以扞身蔽目。然則扞字之訓可定矣。《廣韵》扞下曰:以手扞。又衞也。《玉篇》亦曰:扞,衞也。字亦作捍。《祭法》。能禦大災。能捍大患。則祀之。《魯語》作扞。

从手。干聲。

段注矦旰切。十四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