爒
火部20画左右结构U+7212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力照切,音療。《說文》本作𤒧,炙也。从炙,𤊽聲。《集韻》或作膫。
又,《集韻》:朗鳥切,音了 —— 義同。
义《類篇》或作𤑗。
注解
〔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爒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iáo、li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炙、尞。
〔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iáo] ⑴ 古同“燎”。㈡ [liǎo] ⑴ 古同“燎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力照切頁碼第341頁,第11字續丁孫
𤒧
異體爒
炙也。从炙𤊽聲。讀若𤒅燎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力照反頁碼第831頁,第2行,第1字述
炙也。從炙尞聲。讀若𪚰燎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後漢書》:『光武於竈下爒衣。』今人作燎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力照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963頁,第1字許惟賢第858頁,第4字
炙也。
段注其義同炙。其音同燎。
从炙。尞聲。讀若𪚰燎。
段注漢時葢有此語。力照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