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
意思解释
从從
cóng基本解释
①跟随。愿~其后。
②依顺。顺~。盲~。~善如流。
③采取,按照。~优。
④从事;参加。~业。~政。投笔~戎。
⑤由,自。~古至今。~我做起。
⑥跟随的人。侍~。仆~。
⑦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。~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
⑧次要的。主~。~犯。
⑨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
⑩姓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二人相从形。本义:随行,跟随。
2.同本义。
従,随行也。 客从拜辱于朝。 或从王事。 啬人不从。 从以孙子。 禽兽可羁而从之。 一狼得骨止,一狼仍从。
从龙(随从帝王创业开国);从学(跟随受学);从骑(骑马随从的人);从嫁(陪嫁的侍婢);从井救人(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)
follow;
3.顺从;依从。
不昭不从。 妇人从人者也。 从祀先公。
从权(依从权宜之计);从时(顺合时宜);从允(答应,允许);从服(归附,顺从)
comply with;
4.参与其事。
故从事于道者。
从戎(参军);从事(官名。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,大多数为“从事”)
join; be engaged in;
5.听从,取法 。
从法(遵守法令);从听(听从);从谏(听从谏言);从教(听从教导)
accept; obey;
6.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。
从严,一切从简
in a certain manner or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inciple;
介词
1.自,由 ——用作虚词,表示起点。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
从生(所由产生);从自(自从);从马上猛跌下来
from;
2.〈副〉 素来,一向 。
从初(当初;先前);从复(重新,再次)
earlier on; all along;
名词
1.因由。
欲贵其小女,道无从。
reason; cause;
2.次要的、追随的人或物 。
从车(次于主车的副车);主从;分别首从
the secondary;
3.堂房亲属。
从祖 从父从母。
从母(姨母,母亲的姊妹);从女(侄女);从子(侄子);从兄(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)
relationship of the same clan;
形容词
1.言词顺畅的。
贵在于意达言从,理归乎正。
smooth;
2.次要 。
从犯
accessary;
外语翻译
- from, by, since, whence, through
- aus
- (à partir) de, depuis, jamais, suivre, obéir à, s'engager dans, se joindre à, secondaire, accessoire, relâché, mou, sans hâte, cousin au 2e degré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說文》從本字。陸佃曰:二人向陽爲从,向隂爲比;士之趨嚮,不可不愼。
注解
〔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从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óng、zò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人、人,五行属火。
〔从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二人相从形。本义是随行,跟随。
〔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óng] ⑴ 跟随⑵ 依顺⑶ 采取,按照⑷ 从事;参加⑸ 由,自⑹ 跟随的人⑺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⑻ 次要的⑼ 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⑽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疾容切頁碼第267頁,第10字續丁孫
从
異體𠚪
相聽也。从二人。凡从之屬皆从从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从者,今之從字,從行而从廢矣。……許書凡云『从某』,大徐作『从』,小徐作『從』。」徐灝注箋:「从、從古今字,相聽猶相從。」《玉篇・从部》:「从,今作從。」按:甲、金文「从」、「比」同字,後分化為二。從二人,本義為相隨。後增辵以表行義。今為「從」的簡化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自邕反頁碼第685頁,第7行,第1字述
相聽許也。從二人。凡从之屬,皆從从。
鍇注臣鍇曰:「言計相聽也。許謂從諫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疾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541頁,第1字許惟賢第676頁,第2字
相聽也。
段注聽者,聆也。引伸爲相許之偁。《言部》曰:許,聽也。按从者今之從字。從行而从廢矣。《周禮》司儀。客从拜辱於朝。陸德明本如此。許書凡云从某。大徐作从。小徐作從。江氏聲曰:作从者是也。以類相與曰从。
从二人。
段注疾容切。九部。以今音言之。从亦可去聲。
凡从之屬皆从从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