燂
国语辞典解释
燂
qián详细解释
动
1.烧热。
《说文解字 · 火部》:“燂,火热也。”《礼记 · 内则》:“五日则燂汤请浴,三日具沐其间。”
2.烤熟。
《集韵 · 平声 · 侵韵》:“燂,火孰物。”《周礼 · 冬官考工记 · 弓人》:“挢角欲孰于火而无燂。”
外语翻译
- smoke, fumes; tobacco, opium; (Cant.) to singe
- abflämmen, flämmen (V), erhitzen, anwärmen (V), flambieren (V, Ess)
- chauffer, brûl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似鹽切;《集韻》:慈鹽切,𡘋音潛。《說文》:火𤍽也。《博雅》:煗也。《禮・內則》:五日則燂湯請浴。【釋文】燂,溫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灰爛也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弓人》:撟角欲孰于火而無燂。【註】燂,炙爛也。
义又,《新書・官人篇》:雖王公大人,孰能無悇燂養心而巔一視之。
又,《集韻》:徐心切,音尋 —— 火孰物也。或作燖、燅。
又,《廣韻》:徒含切;《集韻》:徒南切,𡘋音覃。《廣韻》:火𤑔也。
又,《唐韻》:徐鹽切;《集韻》:徐廉切,𡘋音撏。《集韻》本作燅。詳後燅字註。《說文》本作𤓠。
注解
〔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燂〕字拼音是t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覃。
〔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án] ⑴ 烧热:“五日则~汤请浴。”⑵ 烤烂:“挢角欲孰于火而无~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大甘切、徐鹽切頁碼第336頁,第35字續丁孫
𤓠
異體燂
火熱也。从火𪉷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似猒反頁碼第823頁,第1行,第2字述
火熱也。從火覃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大甘切、徐鹽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937頁,第1字許惟賢第847頁,第2字
火熱也。
段注《廣雅》。燂,煗也。《攷工記・弓人》。撟角,欲𠅩於火而無燂。注云:燂,炙爛也。故書燂或作朕。
从火。覃聲。
段注大甘切。又徐鹽切。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