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燋的意思解释

火部16画左右结构U+71CB

火部

16画

12画

左右结构

OWYO

FOGF

UONU

90831

8761

U+71CB

4334324111214444 点、撇、撇、点、撇、竖、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点、点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引火用的柴。

古同“焦”(a。物体经火烧或高热烘烤后变得枯黄或成炭样;b。焦东西的气味;c。黄黑色)。

着急:“上下~心。”

基本解释

古通“憔”,憔悴:“其色~然。”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假借为“憔”。憔悴。

而不讴。 《淮南子 · 泛论》。注:“悴也。”

燋矢(凋零摧折);燋悴(同憔悴);燋然(憔悴的样子)

wan and sallow;

2.另见 jiāo。

jué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爝”,火炬。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灼”,火烧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用来引火的火把。

《仪礼 · 士丧礼》:“楚焞置于燋,在龟东。”汉 · 郑玄 · 注:“燋,炬也,所以然火者也。”南朝梁 · 王筠《咏蜡烛》诗:“荚明不足贵,燋烬岂为疑。”

火烧、火伤。

汉 · 王充《论衡 · 说日》:“火中无生物,生物入火中,燋烂而死焉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引火用的火把。

楚焞置于燋,在龟东(《仪礼‧士丧礼》)、荚明不足贵,燋烬岂为疑(南朝梁‧王筠《咏蜡烛诗》)。

2.《书》烧灼;火烧。同“焦”。

火中无生物,生物入火中,燋烂而死焉(汉‧王充《论衡‧说日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corch, burn, scald; torch
  • brennen, ausbrennen
  • cautériser, brûl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 )

唐韻》:卽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兹消切,𡘋音椒。說文》:所以然持火也。玉篇》:炬火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傷火。禮・內則》:肝膋,取狗肝一,幪之以其膋,濡炙之,舉燋其膋,不蓼。【釋文】焦字又作燋,子消反。管子・七臣七主篇》:火暴焚地燋草。前漢・霍光傳》:燋頭爛額爲上客。又,《後漢・朱浮傳》:上下燋心。〇【按】上二義與焦通。

又,《集韻》:慈焦切;《正韻》:慈消切,𡘋音樵。集韻》:灼木。周禮・春官・菙氏》:掌共燋契,以待卜事。【註】杜子春云:燋,讀爲細目燋之燋,或曰如薪樵之樵,謂所爇灼之木也,故謂之樵。契謂契之鑿。【釋文】祖堯反。

又,《集韻》:子肖切,音醮 —— 灼炬也。儀禮・燕禮》〔註〕:灼,燋也。【釋文】燋,哉妙反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𡘋側角切,音捉。禮・少儀》:主者,執燭抱燋。【註】未𤑔曰燋。【釋文】燋,側角反。

又,《集韻》:卽約切,音爵。周禮・春官》燋契〔註〕:楚焞置於燋,在東。楚焞,卽契所用灼也;燋,謂炬其存火。【疏】子春讀燋、樵二者皆作俗讀爲柴樵之樵,後鄭不从,從音爲雀,意取《莊子》爝火之義熒熒然也。釋文》:燋,哉約反。集韻》本作爝,或作焳、熦。詳爝字註。

又,《集韻》:職略切,音勺 —— 本作灼。詳灼字註。

又,資昔切,音積 —— 亦灼炬。

又,《集韻》:則歷切,音績 —— 持荆然火以灼也。

注解

〔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

〔燋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iāo、qiáo、jué、zh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焦,五行属-

〔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āo] ⑴ 引火用的柴。⑵ 古同“焦”(a。物体经火烧或高热烘烤后变得枯黄或成炭样;b。焦东西的气味;c。黄黑色)。⑶ 着急:“上下~心。” [qiáo] ⑴ 古通“憔”,憔悴:“其色~然。” [jué] ⑴ 古同“爝”,火炬。 [zhuó] ⑴ 古同“灼”,火烧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卽消切頁碼335頁,第8

燋所以然持火也。从火𤊙聲。《周禮》曰:「以明火爇燋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煎昭反頁碼818頁,第7行,第2

燋所以然持火也。從火焦聲。《周禮》曰:「以明火爇燋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卽消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924頁,第3許惟賢840頁,第8

燋所㠯然持火也。

段注持火者,人所持之火也。《少儀》。執燭抱燋。凡執之曰燭。未𤑔曰燋。燋卽燭也。《士喪禮》注曰:燎大燋。大燋卽大燭也。大燭樹於地。燭則執於手。人所持之火。以燋然之。燋者,苣爲之。卜之用燋。其一耑也。《士喪禮》。楚𤑴置於燋。在龜東。注云:楚,荊也。荊𤑴所以鑽灼龜者。燋,炬也。所以然火者也。《周禮》垂氏。凡卜,以明火𤑔燋。遂炊其焌契。以授卜師。杜子春云:明火,以陽燧取火於日也。按以苣然契。契卽楚𤑴。以楚𤑴灼龜而作其兆。是卜之次弟也。

从火。焦聲。

段注卽消切。二部。《字林》子約反。

《周禮》曰:㠯朙火爇燋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