丵
业部10画上下结构U+4E35
外语翻译
- thick (gras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仕角切,音浞 —— 艸木叢生。象根株附麗𡘋出形。樸、業、僕、叢字从此,借爲叢雜煩凟。或作𢄁。
又,《廣韻》:蒲木切;《集韻》:步木切,𡘋音僕。又,《集韻》:方六切,音福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上从四直,俗作业、㐀,非。㐀字原作丱下一。
注解
〔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丨部。
〔丵〕字拼音是zhuó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业、𢆉。
〔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uó] ⑴ 丛聚而生的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士角切頁碼第78頁,第11字續丁孫
丵
叢生艸也。象丵嶽相竝出也。凡丵之屬皆从丵。讀若浞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士角反頁碼第218頁,第7行,第1字述
叢生艸也。象丵嶽相竝出也。凡丵之屬,皆從丵。讀若浞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此字下半雖非干字,以其形似,即次於干,所謂據形聮系,引而申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士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40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84頁,第7字
叢生艸也。象丵嶽相並岀也。
段注謂此象形字也。丵嶽曡韵字。或作𡻬嶽。《吳語》不經見者謂丵嶽。
凡丵之屬皆从丵。讀若浞。
段注士角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