黹
外语翻译
- embroidery, needlework; radical
- Stickerei (S), Radikal Nr. 204 = sticken, Näharbeit
- broder, 204e radical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陟几切;《廣韻》:豬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展幾切,𡘋音㨖。《說文》:箴縷所紩衣。《爾雅・釋言》:黹,紩也。【郭註】今人呼縫紩衣爲黹。【疏】鄭註〈司服〉云:黼黻絺繡爲黹,謂刺繡也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司服》:祭社稷五祀則希冕。【註】或作黹。
义《說文》:从㡀,丵省。徐鉉曰:丵,衆多也,言箴縷之工不一也。
注解
〔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黹部。
〔黹〕字拼音是zhǐ,上下结构,五行属金。
〔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ǐ] ⑴ 缝纫,刺绣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陟几切頁碼第256頁,第4字續丁孫
黹
異體黹
箴縷所紩衣。从㡀,丵省。凡黹之屬皆从黹。
鉉注臣鉉等曰:丵,眾多也,言箴縷之工不一也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黹,象刺文也。」王筠句讀:「黹,箴縷所紩衣。『衣』葢衍文或『也』字之譌。又案:黹字之形,當以刺繡為專義。」李孝定《甲骨文字集釋》按語:「栔文、金文黹字,正象所刺圖案之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眠雉反頁碼第656頁,第1行,第1字述
箴縷所紩衣。從㡀、丵省,象刺文也。凡黹之屬,皆從黹。
鍇注臣鍇曰:「紩,剌繡也;业象刺文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陟几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454頁,第3字許惟賢第636頁,第8字
箴縷所紩衣也。
段注箴當作鍼。箴所以綴衣。鍼所以縫也。紩,縫也。縷,綫也。絲亦可爲綫矣。以鍼貫縷紩衣曰黹。《釋言》曰:黹,紩也。《臯陶謨》曰:絺繡。鄭本作希。注曰:希讀爲黹。黹,紩也。《周禮・司服》希冕。鄭注引書希繡。又云:希讀爲黹。或作絺。字之誤也。今本《周禮》注疏傳寫倒亂。今俗語云鍼黹是此字。按許多云希聲而無希篆。疑希者古文黹也。从巾。上象繡形。
从㡀,丵省。象刺文也。
段注《韵會》有此四字。丵者,叢生艸也。鍼縷之多象之。陟几切。十五部。
凡黹之屬皆从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