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幟的意思解释

巾部15画左右结构U+5E5F

巾部

15画

12画

左右结构

MHUJ 86,MHYJ 98

LBYIA

LIKH

43250

U+5E5F

252414312511534 竖、横折钩、竖、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斜钩、撇、点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hì

基本解释

旗子。旗~。獨樹一~(單獨打起一面旗號,喻自成一家,亦稱“別樹一幟”)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zhì

详细解释

1.旌旗、旗子。

《史记 · 卷九二 · 淮阴侯传》:“拔赵帜,立汉赤帜。”

旗帜。

2.记号、标记。

《后汉书 · 卷五八 · 虞诩传》:“以采𫄧缝其裙为帜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zhì

详细解释

1.旗子;旌旗。

旗帜、幡帜、拔帜、独树一帜。

2.《书》标记;记号。

标帜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flag, pennant; sign; fasten
  • kennzeichnen, Fahne (S)
  • étendard, bannièr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昌志切,音熾。說文》:旌旗之屬。廣韻》:旗幟。字詁》:標也。廣雅》:旛也。史記・高祖紀》:旗幟皆赤。前漢・淮隂侯傳》:拔趙幟,樹漢赤幟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幟帛長丈五,廣半幅。

又,通作織。前漢・食貨志》:治樓船十丈餘,加旗織於其上。【註】師古曰:織,讀曰幟。

又,記也。後漢・虞詡傳》:以采綖縫其裾爲幟。【註】幟,記也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職吏切,音志。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式吏切,音試 —— 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

〔幟〕字拼音是z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戠

〔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ì] ⑴ 旗子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昌志切頁碼254頁,第16

幟旌旗之屬。从巾戠聲。

白话解释

帜,旗布。字形采用“巾”作边旁,采用“戠”作声旁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