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卆的意思解释

十部4画上下结构U+5346

十部

4画

2画

上下结构

VFJ

KNJ

QYED

40401

U+5346

3512 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、横、竖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卒”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oldier; servant; at last, finally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十部 )

篇海》:卒字之譌。

注解

〔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十部

〔卆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九、十

〔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ú] ⑴ 古同“卒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臧沒切頁碼274頁,第21

異體卒、卆

䘚隸人給事者爲卒。卒,衣有題識者。

附注桂馥義證:「當云『隸人給事者為卒』,後人加『衣』字。《一切經音義》十一(引)《說文》云:『隸人給事者曰卒。』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本訓當為衣名,因即命箸此衣之人為卒也。古以染衣題識,若『救火衣』及『亭長箸絳衣』之類。亦謂之褚。今兵役民壯,以絳緣衣,當胸與背有題字,其遺制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六反切臧勃反頁碼703頁,第4行,第2

䘚隸人給事者衣爲卒。卒衣有題識者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吕氏春秋》:「鄧析教鄭人訟十襦,火獄卒題。」題識若今救火衣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臧没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586頁,第2許惟賢695頁,第2

䘚𣜩人給事者爲卒。

段注俗本者下有衣字。宋本及《御覽》、《韵會》、《玉篇》皆無。此謂人也。非謂衣也。《方言》。楚東海之閒亭父謂之亭公。卒謂之弩父。或謂之褚。注曰:卒者,主擔幔弩導幨。因名。

古㠯染衣題識。故从衣一。

段注此十字依《韵會》所據小徐本。衣有題識。如《左傳》云:叔孫氏之甲有物。杜云:物,識也。幑字下云:若今救火衣。《周禮》司常注云:今亭長箸絳衣。此亭卒以染衣題識之證也。从一者,象題識也。臧没切。十五部。

白话解释

卒,隶役听差者穿的衣服上写着“卒”字。卒,是隶役衣服上标记其听差身份的符号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從衣,表示衣服;為衣服上的題識符號;從金文到楷書皆從衣,並於衣下加一橫線題識。於衣服上加上題識符號,所以區別常人穿著的衣服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指事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