爼
爻部9画左右结构U+723C
外语翻译
- a small table or tiered stand filled with meat offering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正字通》:俎字之譌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、《玉篇》、《類篇》俱列且部,从仌,不从爻。《字彙》云爼俗俎字,非。《正字通》是。
注解
〔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爻部。
〔爼〕字拼音是z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爻、且。
〔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ǔ] ⑴ 古同“俎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側呂切頁碼第472頁,第1字續丁孫
俎
異體爼
禮俎也。从半肉在且上。
附注羅振玉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》以為甲骨文「象置肉於且上之形」。按:俎、宜原為一字,後分化為二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側所反頁碼第1102頁,第5行,第2字述
禮俎也。從半肉在且上。
鍇注臣鍇曰:「指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側呂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863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44頁,第4字
禮俎也。
段注謂《禮經》之俎也。
从半肉在且上。
段注仌爲半肉字。如酋谷有半水字。會意字也。《魯頌傳》曰:大房,半體之俎也。按半體之俎者,《少牢》禮上利𦫵羊載右胖,下利𦫵豕右胖載於俎是也。故曰禮俎。《半部》曰:胖,半體肉也。側呂切。五部。
白话解释
俎,摆放牲肉祭礼的木盘。字形采用半个“肉字边”作边旁,像肉放在且板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