𤕟
爻部9画左右结构U+2455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所菹切;《集韻》:山於切,𡘋音梳。《說文》:道也。从爻、从疋,疋亦聲。《玉篇》:𤕟,通也、達也。〈月令〉曰其器𤕟以達,今文作疏。
义又,《集韻》:一曰遠也。
义又,姓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𤕠、疏、疎。
注解
〔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爻部。
〔𤕟〕字拼音是sh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爻、疋。
〔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ū] ⑴ 通达。也作“疏”。《説文•疋部》:“𤕟,通也。”⑵ 疏远。也作“疏”。《集韻•魚韻》:“𤕟,遠也。或作疏。”⑶ 姓。《集韻•魚韻》:“𤕟,姓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所菹切頁碼第63頁,第4字續丁孫
𤕟
通也。从爻从疋,疋亦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爻者,刻文相交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色居反頁碼第180頁,第2行,第2字述
通也。從爻,疋亦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禮記》曰「疏通特逹」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所菹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337頁,第2字許惟賢第151頁,第6字
通也。
段注此與𠫓部疏音義皆同。《玉篇》引《月令》。其器𤕟以達。今《月令》作疏。諸書枎疏字。《太玄》作枎𤕟。《太玄》又有𤕟首。轉寫譌作𤕠。
从爻疋。
段注爻者,刻文相交也。
疋亦聲。
段注所菹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