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疾的意思解释

疒部10画半包围结构U+75BE

疒部

10画

5画

半包围结构

会意字

UTDI

KOK

TMA

00184

4014

2818

U+75BE

4134131134 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提、撇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𤕬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病,身体不舒适。~病。目~。残~。讳~忌医。

一般的痛苦。~苦。

疼痛。~首蹙额。

恨。~恶如仇。

同“嫉”,妒忌。

弊病,缺点:“寡人有~”。

快,迅速。~步。~走。~进。~驰。~足先得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大(人),从矢,字形象人腋下中箭。 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矢能伤人,矢之去甚速,故从矢会意。”本义:受兵伤。泛指疾病。

2.轻微的叫疾。

,病也。 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析言之则病为疾加,浑言之则疾亦病也。”君有在腠理,不治将恐深。 《韩非子 · 喻老》伯牛有, 子问之。 《论语 · 雍也》

ill;

3.泛指病。

司马子反辞以心 《韩非子 · 十过》

疾革(病情加重);疾损(病情减转,病情好转);疾动(发病;疾病发作);疾棘(病危)

disease;

4.废疾;废疾的人。亦泛指病人 。

疾瘵(废疾,残疾)

disability; patient;

5.疫疠;发生疫疠。

在腠理。 《韩非子 · 喻老》寡人无疾。君有疾。已有疫。 《资治通鉴》

疾疫(发生疫病);疾疠(瘟疫);疾疟(指疟疾);疾厉(即疾疠)

epidemic disease;

6.痛 。

疾首(头痛);疾痒(痛痒);疾心(痛心)

ache;

7.痛苦;忧患。

问之民所苦。 《史记 · 滑稽列传》身自痛。 汉 · 王充《论衡 · 订鬼篇》

疾痛惨怛;疾困(疾苦;疾疢);疾吏(病困的小官吏)

suffering;

8.缺点,毛病,瑕疵。

必有窃 《墨子 · 公输》寡人有,寡人好色。 《孟子 · 梁惠王下》孔子贤者,所刺讥皆中诸侯之 《史记》

fault;

形容词

1.快速;急速。

而不拔。 《礼记 · 乐记》征鸟厉 《礼记 · 月令》讨陈。 《左传 · 襄公五年》何来也。 《战国策 · 齐策四》不能走。 《战国策 · 赵策》草枯鹰眼 唐 · 王维《观猎》驰入仆营。 清 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
疾快(快速);疾言(言语急迫);疾进(急速进行);疾疾(迅速的样子;急遽不安的样子)

quick;

2.敏捷;轻快。

春风得意马蹄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 孟郊《登科后》

疾伶(机敏伶俐);疾俏(动作轻快灵活);疾跳(精悍,机灵)

quick; nimble; sharp;

3.急剧而猛烈。

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 李世民《赐萧瑀》

疾威(暴虐残酷);疾雨(急骤的雨);疾雷(急雷,突然响起的雷。比喻汹涌的波涛)

rapid; sharp; violent;

4.恶 。

疾日(恶日,不祥的日子)

evil; bad;

5.怒,强狠 。

疾视(瞋目怒视)

angry; fierce;

6.强大,宏大。

顺风而呼,声非加也。 《荀子 · 劝学》

powerful;

动词

1.患病,生一般的病。

寒暑不能使之 《荀子 · 天论》

疾色(患病的脸色);疾耗(患病的坏消息);疾作(疟疾发作)

fall ill;

2.厌恶;憎恨。

尔无忿于顽。 《书 · 君陈》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。 《论语 · 季氏》生而有恶焉。 《荀子 · 大略》有亡而无 《荀子 · 大略》。杨倞注:“疾同嫉,嫉恨。其君者。 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愤世邪。 明 · 刘基《卖柑者言》大户兼并。 清 · 张廷玉《明史》

疾恶(憎恨恶人);疾心(憎恶之心);疾吏(憎恨狱吏)

disgust; hate;

3.极力;尽力;努力 。

疾争(极力争辩);疾作(努力劳作);疾耕(努力耕作);疾学(努力学习)

do one's utmost; spare no effort;

4.嫌怨。

王听之不聪。(听,名词。聪,耳明。) 《史记 · 屈原贾生列传》

疾怨(怨恨)

detest;

5.通“嫉”。妒忌。

人之有技,冒以恶之。 《书 · 秦誓》公私之分明,则小人不贤,而不肖者不妒功。 《商君书 · 修权》膑至, 庞涓恐其贤于己,之。 《史记 · 孙子吴起列传》

疾裘妒枕(夫妻间对双方有外遇的嫉妒);疾夫(妒忌者);疾心(心生妒忌);疾忌(妒忌)

envy; be jealous of;

6.忧虑。

草食之兽,不易薮;水生之虫,不易水。 《庄子》

hesitate;

7.非难;毁谤 。

疾毁(毁谤)

slander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病。

《论语 · 为政》:“父母唯其疾之忧。”《史记 · 卷六八 · 商君传》:“苦言,药也;甘言,疾也。”

隐疾、夙疾、痼疾、积劳成疾。

2.痛苦。

《管子 · 小问》:“凡牧民者,必知其疾。”

民间疾苦。

1.生病。

《孟子 · 公孙丑下》:“昔者疾,今日愈。”

2.忧、患。

《论语 · 卫灵公》:“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。”南朝梁 · 刘勰《文心雕龙 · 诸子》:“君子之处世,疾名德之不章。”

3.憎恨。

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:“天下之欲疾其君者,皆欲赴愬于王。”汉 · 王充《论衡 · 自纪》:“充既疾俗情,作讥俗之书。”

快速、猛烈。

唐 · 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宋 · 孙光宪《谒金门 · 留不得》词:“轻别离,甘抛掷,江上满帆风疾。”

疾风知劲草。

急速、猛烈。

《战国策 · 赵策四》:“老臣病足,曾不能疾走,不得见久矣。”

疾驰、大声疾呼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快;急速。

手疾眼快、疾驰、疾步。

2.猛烈。

疾风劲草、大声疾呼。

3.疾病。

残疾、讳疾忌医、积劳成疾。

4.疼痛。

痛心疾首。

5.痛苦(多指生活上的)。

疾苦、访贫问疾。

6.厌恶;痛恨。

疾恶如仇。

7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illness, disease, sickness; to hate
  • Erkrankung (S)
  • maladie, peine, douleur, haïr, détester, rapide, vif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 )

古文: 𤕼𤖏𥏂𠥻𤶅

唐韻》:秦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昨悉切,𡘋音嫉。說文》:病也。一曰急也。【徐曰】病來急,故从矢。矢,急疾也。易・復卦》:復,亨,出入無疾。書・說命》:若藥弗瞑眩,厥疾弗瘳。

又,《玉篇》:患也。左傳・桓六年》:謂其不疾瘯蠡也。【疏】不疾者,猶言不患此病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速也。廣韻》:急也。易・繫辭》:惟神也,故不疾而速。詩・大雅》:昊天疾威。【傳】疾,猶急也。禮・月令》:季冬之月,征鳥厲疾。【疏】疾,捷速也。張衡〈南都賦〉:總括趣欱,箭馳風疾。

又,《增韻》:惡也。左傳・昭九年》:辰在子卯,謂之疾日。【註】疾,惡也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言》:疾,齊壯也。【疏】急速齊整,皆于事敏速强壯也。

又,虐也。詩・大雅》:疾威上帝。【朱注】疾威,猶暴虐也。

又,怨也。管子・君臣篇》:有過者不宿其罰,故民不疾其威。【註】疾,怨也。

又,毒害也。左傳・宣十五年》:山藪藏疾。【註】山之有林藪,毒害者居之。

又,姓。姓譜》:元魏疾陸眷。

又,車轅前之下垂在地者曰前疾。周禮・秋官》:大行人立當前疾。

又,劉疾,鳥名。爾雅・釋鳥》:鵲,劉疾。

又,與嫉通。書・君陳》:爾無忿疾于頑。又,〈秦誓〉:人之有技,冒疾以惡之。【傳】見人之有技藝,蔽冒疾害以惡之。史記・孫臏傳》:龎涓恐其賢於己,疾之。

又,與蒺同。前漢・揚雄傳》:及至獲夷之徒,蹶松柏,掌疾黎。

又,《韻補》叶才詣切,音劑。易・無妄》:无妄之疾,勿藥有喜。喜,音戲。詩・大雅》「庶人之愚,亦職維疾」,叶下戾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潏潏淈淈,湁潗鼎沸;馳波跳沫,汨隱漂疾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 )

《爾雅・釋鳥》鵲,劉疾。

謹照原文鵲改鶛。

注解

〔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疾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矢,五行属

〔疾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大( 人 ),从矢,字形象人腋下中箭。 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矢能伤人,矢之去甚速,故从矢会意。”。本义是受兵伤。泛指疾病。

〔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í] ⑴ 病,身体不舒适⑵ 一般的痛苦⑶ 疼痛⑷ 恨⑸ 同“嫉”,妒忌。⑹ 弊病,缺点:“寡人有~”。⑺ 快,迅速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秦悉切頁碼245頁,第12

𤕺

異體

𤕺病也。从𤕫矢聲。

𤕼

異體𤶥

𤕼古文疾。

𥏴

異體𥐃

𥏴籀文疾。

附注王國維《觀堂集林・毛公鼎銘考釋》:「疾之本字,象人亦下箸矢形,古多戰事,人箸矢則疾矣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慈悉反頁碼628頁,第5行,第1

𥏴病也。從疒矢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628頁,第5行,第2

籒文疾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病來急,故從矢。矢,急疾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628頁,第5行,第3

古文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秦悉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390頁,第1許惟賢608頁,第6

𥏴病也。

段注析言之則病爲疾加。渾言之則疾亦病也。按經傳多訓爲急也。速也。此引伸之義。如病之來多無期無迹也。《止部》曰:疌,疾也。

𤕫。矢聲。

段注矢能傷人。矢之去甚速。故从矢會意。聲字疑衍。秦悉切。十二部。

籒文疾。

段注从廿者,古文疾也。从𥎿𥏼省也。

古文。

段注各本篆體作𤶅。是仍與小篆無異。今正。攷𥩓篆下曰:廿,古文疾。童篆下曰:廿,古文以爲疾。此廿爲古文疾之明證。而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皆曰:廿,古文疾。𥏴,籒文疾。此丁度所見不誤之明證也。其曰籒文作𥏴又作𤖏者,乃當其時巳有誤本同今本。而因倂入之,又譌古爲籒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