逎
辶部10画半包围结构U+900E
外语翻译
- strong, unyielding, forceful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集韻》:遒,古作逎。註詳九畫。
义又,地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逎縣,屬涿郡。
注解
〔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逎〕字拼音是qiú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酉,五行属火。
〔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ú] ⑴ 古同“遒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字秋切頁碼第54頁,第27字續丁孫
逎
迫也。从辵酉聲。
遒
逎或从酋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字由反頁碼第157頁,第7行,第2字述
迫也。從辵酉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楚辭》曰:「逎白露之爲霜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58頁,第1行,第1字述
逎或從酋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字秋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94頁,第4字許惟賢第132頁,第2字
迫也。
段注《大雅》。似先公酋矣。《正義》。酋作遒。按酋者遒之叚借字。《釋詁》、《毛傳》皆曰:酋,終也。終與迫義相成。逎與揫義略同也。
从辵。酉聲。
段注字秋切。三部。
逎或从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