鏢
金部19画左右结构U+93E2
国语辞典解释
鏢镖
biāo详细解释
名
1.旧时一种金属暗器。形似矛头,长短轻重不一,可投掷,具杀伤力。
《儿女英雄传 · 第一五回》:“他把手里这枝镖,迎著那枝镖发出去,打个正著!”
飞镖、毒镖。
2.古代委托镖局保护运送的行李或财物。
失镖、索镖、走镖。
外语翻译
- dart, spear, harpoon; escort
- dard, arme de je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撫招切;《集韻》:紕招切,𡘋音漂。《說文》本作𨰐,刀削末銅也。《廣韻》:刀劒鞘下飾也。
又,《集韻》:𤰞遙切,音猋 —— 與𨭚同,刀鋒也。
注解
〔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鏢〕字拼音是bi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票。
〔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iāo] ⑴ 见“镖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撫招切頁碼第468頁,第17字續丁孫
𨰐
異體鏢
刀削末銅也。从金𤐫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片妖反頁碼第1096頁,第5行,第1字述
刀削末銅也。從金票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削音肖,刀匣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私妙切、撫招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839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34頁,第7字
刀削末銅也。
段注削者,刀鞞也。私妙切。俗作韒。刀室之末。以銅飾之曰鏢。鞞用革。故其末飾銅耳。而高誘注《天文訓》云:標讀如刀末爲鏢。《通俗文》曰:刀鋒爲𨭚。皆自刀言,不自刀室言。與許說異矣。
从金。𤐫聲。
段注撫招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