鑣
意思解释
鑣镳
biāo基本解释
◎见“镳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金,麃( páo )声。本义:马嚼子。指马口中所衔铁具露出在外的两头部分。
2.同本义。
镳,马衔也。 约绥约辔木镳。 铁镳不饰。
镳辔(马嚼子和马缰绳);分道扬镳。
bit of a bridle;
3.借指马。
飞镳出荆路。 分镳并驱。
horse;
4.古代兵器。同“镖” 。
镳局(镖局);镳客(镖客)
dart-like weapon;
越南字释义
国语辞典解释
鑣镳
biāo详细解释
名
1.马口中所含的铁环。
《说文解字 · 金部》:“镳,马衔也。”《楚辞 · 刘向 · 九叹 · 离世》:“断镳衔以驰骛兮,暮去次而敢止。”《文选 · 傅毅 · 舞赋》:“龙骧横举,扬镳飞沫;马材不同,各相倾夺。”
2.马、坐骑。
唐 · 李峤《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》诗:“承恩咸已醉,恋赏未还镳。”明 · 陆世廉《西台记 · 第四出》:“你还记得患难相从有谢翶,今日里天上人间不共镳。”
3.旧时一种用来投掷的金属暗器。
飞镳、毒镳、子母镳。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bit, bridle; ride
- mors et brid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補嬌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悲嬌切,𡘋音瀌。《說文》:馬銜也。《正韻》:一名扇汗,一名排沫。《爾雅・釋器》:鑣謂之钀。【註】馬勒旁鐵。《釋名》:鑣,苞也 —— 所以在旁苞斂其口也。曹植〈應詔〉詩:𤣥駟藹藹,揚鑣漂沫。
义又,《博雅》:鑣鑣,盛也。《詩・衞風》:朱幩鑣鑣。【傳】鑣鑣,盛貌。
又,《韻補》叶必幽切,音彪。韓愈〈祭穆員外文〉:草生之春,鳥鳴之朝;我轡在手,君揚其鑣。朝,讀若舟。
注解
〔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鑣〕字拼音是bi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麃。
〔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金,麃( páo )声。本义是马嚼子。指马口中所衔铁具露出在外的两头部分。
〔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iāo] ⑴ 见“镳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補嬌切頁碼第469頁,第15字續丁孫
𨯄
異體鑣
馬銜也。从金麃聲。
𧥍
鑣或从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彼消反頁碼第1098頁,第5行,第1字述
馬銜也。從金麃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98頁,第5行,第2字述
鑣或從角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補嬌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849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39頁,第1字
馬銜也。
段注馬銜橫毌口中。其㒳耑外出者系以鑾鈴。又《巾部》曰:幩,馬纏鑣扇汗也。葢扇汗亦繞於㒳耑。
从金。麃聲。
段注補嬌切。二部。
鑣或从𧢲。
段注葢古或以角之至堅者爲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