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𢸨的意思解释

𢸨

扌部19画左右结构U+22E28

扌部

19画

16画

左右结构

RGKS

QJBD

DAGF

U+22E28

1211251245132511234

意思解释


基本释义

𢸨

tuò

拼音tuò。同“拓”。推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 )

𢷌字之譌。

注解

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𢸨〕字拼音是tu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橐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之石切頁碼405頁,第12

拓拾也。陳、宋語。从手石聲。

摭拓或从庶。
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从或體作摭……拓字經典不見。子、史多以『拓』為『開拓』之『拓』;又『拓落』亦作此:蓋截分為二字矣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貞石反頁碼972頁,第6行,第1

摭拾也,陳宋語也。從手石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972頁,第6行,第2

拓或從庻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之石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417頁,第4許惟賢1051頁,第1

摭拾也。

段注《有司》徹篇。乃摭于魚腊俎。俎釋三个。其餘皆取之。摘下云:拓果樹實也。《儀禮》摭古文作摕。此實非一字。因雙聲而異。

陳宋語。

段注《方言》。摭,取也。陳宋之閒曰摭。

从手。石聲。

段注之石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拓或从庶。

段注石聲庶聲皆古音五部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從手、石聲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石」為聲符,應該有兼義功能。依《說文》,「石」字本義為「山石也」,與「拓」字的意義關係比較複雜,以下分別說明。「拓」字有四個義項,其一為「拾也」,此義與「石」似無關,不兼義。其二為「丟擲」,此義與「石」有關,初民丟擲最容易的工具就是石頭,因此從「石」聲應該有兼義功能。其三為「開展、開墾」,開墾往往要去除土中的石頭,因此也可能有兼義功能。其四為「拓碑」,最早的「拓」是從石碑上把字摹下來(銅器、甲骨等的摹拓是較晚才出現的),因此也有兼義的功能。除了第一義外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