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土的意思解释

土部

3画

象形字

FFFF

G

BA

40100

0960

4533

U+571F

121 横、竖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。~壤。黄~。

疆域。国~。领~。

本地的,地方性的。故~。

民间生产的(区别于“洋”)~方(民间流传的药方,亦称“偏方”)。

不合潮流。~气。

未熬制的鸦片。烟~。

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
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。~族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象土块,下象地面。金文中空廓变填实,小篆又变为线条。本义:泥土,土壤。

2.同本义。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。潮湿时称泥土,地质学上称土壤。

,地之吐生物者也。 《说文》百谷草木丽乎 《易 · 彖传》禹敷 《书 · 禹贡》辨十有二之名物。 《周礼 · 大司徒》君之视臣为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 《孟子 · 离娄》焉置石。 《列子 · 汤问》如土石何。不若燔 宋 · 沈括《梦溪笔谈 · 活板》膏微润。 明 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
土粉(粉刷墙壁用的白垩土);土力(土壤肥沃的程度);土化(施肥使土壤肥沃);土坷拉(土块);土山(泥土堆积成的山);土城(土筑之城);土堡(用土石筑成的碉堡);土堰(土筑成的拦水坝);土阶茅屋(谓居住俭朴)。又指炼金术者的四大元素之一和五行之一。如: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。

soil; earth;

3.土地。

甘食其之有。 唐 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土工(从事挖土埋人工作的人);土宇(土地住宅);土田(土地田畴);土功(治水土的工程);土作(土木工程);土薄(土地硗薄);守土有责;土公(土地神)

land; ground;

4.尘土 。

土雨(飞扬的尘土);他鞋上都是土。

dirt;

5.领土,国土。

天府之 《三国志 · 诸葛亮传》禾平。 《资治通鉴》能守其 宋 · 苏洵《六国论》吏或降。 清 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土疆(领土);土境(领土,国土)

territory; domain;

6.乡土,居处。某人的出生地、出身地、居住地或国籍地 。

故土;土棍(地方上的无赖、地痞);土团(乡里的自卫组织);土豪(乡里仗势欺人的人);土风(乡土歌谣);土思(思念故乡);土宇(乡土和屋宅)

country;

7.坟墓 。

土眼(坟);土中人(坟中人);土中宅(坟墓);土骨堆(坟)

mound;

8.烟土,粗制的鸦片 。

土栈(贩运、囤积鸦片烟的商行);运土。

opium;

9.平原,平地 。

土国(地处平原的国家)

plain;

10.田。

,田也。 《尔雅》。郝懿行义疏:土为田之大名,田为已耕之土。对文则别,散则通也。

field;

11.中医学上指脾。

不想春气渐深,肝木克了脾,每日只吃两碗米汤,卧床不起。 《儒林外史》

spleen;

12.土地神。后作“社”。

天子祭天,诸侯祭 《公羊传 · 僖公三十一年》

land god;

13.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。自称“蒙古勒”或“蒙古尔孔”(意为蒙古人),分布在青海省及甘肃天祝等地。

Tu nationality;

14.姓。

形容词

1.本地的;本国的;地方的 。

土兵(地方兵;民兵);土帮(当地人结成的团伙);土货(本地出产的货品);土酥(本地产的酒);土音(本地语音);土兵(地方兵)

local; native;

2.指民间延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、产品、人员等(区别于“洋”)。

土栈(经营土特产品的商行);土造,土制(土法制造);土法;土纸。

homemade; indigenous;

3.属于或关于普通语言的 。

土白(土话;方言);欧洲的几种土语。

vulgar;

4.俗气的,不合潮流的。

土头土脑;土里土气的。

unrefined; unenlightened;

动词

1.测量土地。

凡建邦国,以其地,而制其域。 《周礼 · 地宫 · 大司徒》圭尺有五寸,以致日,以地。 《周礼 · 考工记 · 玉人》。郑玄注:土,犹度也。其地,不分其民,明正也。 《谷梁传 · 僖公四年》

measure;

2.吐。

,泻也。 《广雅》。王念孙疏证:土之为言吐也。

vomit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地面砂泥等的混合物。

《书经 · 禹贡》:“厥贡惟土五色。”

泥土、黏土、黑土、积土成山。

2.地域、疆域。

《诗经 · 小雅 · 北山》: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”《左传 · 隐公十年》:“以王命讨不庭,不贪其土。”

国土、领土、疆土。

3.乡里。

《后汉书 · 卷四七 · 班超传》:“超自以久在绝域,年老思土。”唐 · 刘威《旅怀》诗:“老将何面还吾土,梦有惊魂在楚乡。”

故土。

4.五行之一。参见“五行”条。

5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1.本地的、地方性的、区域的。

土产、土货、土话。

2.古老传统的。

土方法、土法炼钢。

3.不合潮流的。

土里土气、他的穿著很土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地面泥沙等混合物。

泥土、土壤、黏土、积土成山。

2.土地;领土。

疆土、国土。

3.故乡;乡里。

故土、本乡本土。

4.当地的;地方性的。

土产、土货、土话。

5.古老的;民间流传的。

土方、土法炼钢。

6.俗气的;过时的;不合潮流的。

土气、土头土脑、她的发型很土。

7.生的鸦片。

烟土。

8.五行之一。参见【五行】。

9.八音之一。参见【八音】。

10.指土族。大陆少数民族之一。参见《附录四─大陆少数民族表》。

11.姓。

12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oil, earth; items made of earth
  • Erde (S)​, Radikal Nr. 32 = Erde, Boden, Land, unkultiviert (S)
  • terre, sol, terrain, territoire, terroir, poussière, local, rustiqu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 )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他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統五切,𡘋吐上聲 —— 五行之一。說文》:地之吐生物者也,二象地之下、地之中物出形也。易・離彖傳》:百穀草木麗乎土。書・禹貢》:冀州厥土惟白壤,兗州厥土黑墳,靑州厥土白墳,徐州厥土赤埴墳,揚州荆州厥土惟塗泥,豫州厥土惟壤下土墳壚,梁州厥土靑黎,雍州厥土惟黃壤〔此一段文為節錄文,開明版作「冀州既載,壺口治梁及岐,既修太原,至于岳陽,覃懷厎績,至於衡漳,厥土惟白壤,厥賦惟上上錯,厥田惟中中,恆衛既從,大陸既作,島夷皮服,夾右碣石,入于河;濟河惟兗州,九河既道,雷夏既澤,灉沮會同,桑土既蠶,是降𠀉宅土,厥土黑墳,厥草惟繇,厥木惟條,厥田惟中下,厥賦貞,作十有三載,乃同,厥貢漆絲,厥篚織文,浮于濟漯,達于河;海岱惟青州,嵎夷既略,濰淄其道,厥土白墳,海濱廣斥,厥田惟上下,厥賦中上,厥貢鹽絺,海物惟錯,岱畎絲、枲、鈆、松、怪石,萊夷作牧,厥篚檿絲,浮于汶,達于濟;海岱及淮惟徐州,淮沂其又,蒙羽其藝,大野既豬,東原厎平,厥土赤埴墳,草木漸包,厥田惟上中,厥賦中中,厥貢惟土五色,羽畎夏翟,嶧陽孤桐,泗濱浮磬,淮夷蠙珠暨魚,厥篚玄纖縞,浮于淮泗,達于河;淮海惟揚州,彭蠡既豬,陽鳥攸居,三江既入,震澤厎定,篠簜既敷,厥草惟夭,厥木惟喬,厥上惟塗泥,厥田惟下下,厥賦下上錯,厥貢惟金三品,瑤、琨、篠簜、齒、革、羽、毛,惟木,島夷卉服,厥篚織貝,厥包橘、柚,錫貢㳂于江海,達于淮泗。荊及衡陽惟荊州,江漢朝宗于海,九江孔殷,沱潛既道,雲土夢作乂,厥土惟塗泥,厥田惟下中,厥賦上下,厥貢羽、毛、齒、革,惟金三品,杶、榦、栝、柏、礪、砥、砮、丹、惟箘、簵、楛,三邦厎貢,厥名包匭菁茅,厥篚玄纁、璣、組,九江納錫大龜,浮于江沱潛漢,逾于洛,至于南河。荊河惟豫州,伊洛𤁄澗,既入于河,滎波既豬,導菏澤,被孟豬,厥土惟壤,下土墳壚,厥田惟中上,厥賦錯上中,厥貢漆、枲、絺、紵,厥篚纖纊,錫貢磬錯,浮于洛,達于河;華陽黑水惟梁州,岷嶓既藝,沱潛既道,蔡蒙旅平,和夷厎績,厥土青黎,厥田惟下上,厥賦下中三錯,厥貢璆、鐵、銀、鏤、砮、磬、熊、羆、狐、貍、織皮,西傾因桓是來,浮于潛,逾于沔,入于渭,亂于河;黑水西河惟雍州,弱水既西,涇屬渭汭,漆沮既從,灃水攸同,荊岐既旅,終南惇物,至于鳥鼠,原隰厎績,至于豬野,三危既宅,三苗丕敍,厥土惟黃壤。」〕

又,《書・禹貢》徐州:厥貢惟土五色。【註】諸侯受命,各錫以方色土,建大社于國中,一曰冢土。詩・大雅》:乃立冢土。

又,后土,取厚載之義。共工氏子句龍爲后土,位在中央,主於四季各十八日。禮・月令》:中央土,其日戊己,其帝黃帝,其神后土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土以黃,其象方。

又,星土,星所主土。周禮・春官》保章氏:以星土辨九州之地〔開明版「九州之地」下有「所封」二字,原文作「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」〕

又,度也。土圭之土訓度。詳圭字註。

又,業也。皇極經世》:獨夫以百畝爲土,大夫以百里爲土,諸侯以四境爲土,天子以九州爲土,仲尼以萬世爲土。

又,星名,一曰鎮星。漢書》作填。詳填字註。

又,地名。春秋・僖二十八年》:公會晉侯、齊侯、宋公、蔡侯、鄭伯、衞子、莒子,盟于踐土。【註】鄭地。

又,姓。句龍爲后土,子孫爲氏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徒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動五切,𡘋音杜。揚子《方言》:東齊謂根曰土,非專指桑根白皮。郭璞註《方言》引《》作桑土,非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董五切,音覩 —— 圜土,獄城也。周禮・秋官》:以圜土聚敎罷民。

又,介之推〈龍蛇歌〉:五蛇從之,周流天下;龍反其淵,安其壤土〔〈龍蛇歌〉,《史記・晉世家》文作:龍欲上天,五蛇爲輔。龍已升雲,四蛇各入其宇,一蛇獨怨,終不見處所。(頁890)〕。下音戸,戸、土俱在姥韻。字彙》作叶音,非。又,《集韻》:丑下切,音姹 —— 土苴,不眞物;一曰查滓,糞草糟粕之類。又,《字彙補》:同都切,音徒 —— 土門,北方之族。門音瞞。見《周書・異域傳》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 )

《說文》地之吐生物者也。二象地之下,地之中,物出形也。

謹照原文物出上增土字。

注解

〔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土〕字拼音是,独体字,五行属

〔土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象土块,下象地面。金文中空廓变填实,小篆又变为线条。本义是泥土,土壤。

〔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ǔ] ⑴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⑵ 疆域⑶ 本地的,地方性的⑷ 民间生产的(区别于“洋”)⑸ 不合潮流⑹ 未熬制的鸦片⑺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⑻ 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⑼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它魯切頁碼452頁,第8

土地之吐生物者也。二象地之下、地之中。丨,物出形也。凡土之屬皆从土。

附注高鴻縉《中國字例》以為甲骨文「殆象土塊形,一則地之通象也。土本地之初文……秦漢以後始分為二,土為泥土,地為土地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………頁碼1062頁,第7行,第1

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。二,象地之下;地之中丨,物岀形也。凡土之屬,皆從土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通論詳矣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它魯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725頁,第1許惟賢1185頁,第1

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。

段注吐土㬪韵。《釋名》曰:土,吐也。吐萬物也。

𠄞象地之上,地之中。

段注上各本作下。誤。今依《韵會》正。地之上,謂平土面者也。土二橫當齊長。士字則上十下一。上橫直之長相等。而下橫可隨意。今俗以下長爲土字。下短爲士字。絕無理。

丨,物出形也。

段注此所謂引而上行讀若囟也。合二字象形爲會意。它魯切。《廣韵》引《文字指歸》曰:無㸃。按《文字指歸》葢以無㸃者它魯切。有㸃者徒古切。田地主也。釋氏書國土必讀如杜是也。五部。

凡土之屬皆从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