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寸的意思解释

寸部3画独体字U+5BF8

寸部

3画

指事字

FGHY

DI

DS

40300

1407

2071

U+5BF8

124 横、竖钩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cùn

基本解释

中国市制长度单位,一尺的十分之一。尺~。

短小。~土。~阴(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)。~心。~步难行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指事。小篆字形,从又,从一。“又”象手形,“一”指下手腕一寸之处。“寸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寸”的字往往与“手”有关。本义:中医切脉,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“寸口”,简称“寸”

2.[中医]∶寸口的简称。

,十分也。人手却一,动脉谓之口。 《说文》。按,十发为程,而当一分,十分为寸。布指知 《大载礼记 · 主言》而合。 《公羊传 · 僖公三十一年》

寸田(三丹田);寸关尺(中医指寸口、关上、尺中的简称)

a person's pulse on the wrist;

3.长度单位, 1/10尺为一寸,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,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。

一丝而累,以至于,累不已,遂成丈匹。 《后汉书 · 列女传》

寸男尺女(一男半女)。又指用于针灸取穴中的相对长度单位,如两乳头之间是8寸。

cun, a Chinese unit of length;

形容词

1.引申为极短。

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,而皇上手无柄,无所为计。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
寸幅(短信);寸旬(极短的时间);寸铁(形容短小的兵器)

very short;

2.形容极小的 。

寸土必争;寸愿(微小的心愿);寸田(人胸中方寸之地。用以比喻心);寸进(形容进步极少);寸缕(极少的布制)

very little;

动词

协助 两条棍响振天关,不见输赢皆傍寸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
assist;

国语辞典解释


cùn

详细解释

1.量词。计算长度的单位。公制一寸等于十公分。

2.寸口的简称。中医上称距人手一寸的经脉部位。

《红楼梦 · 第一〇回》:“看得尊夫人这脉息:左寸沉数,左关沉伏,右寸细而无力,右关虚而无神。”

3.姓。如明代有寸居敬。

4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形容极小、极短、极少。

《史记 · 卷六九 · 苏秦传》:“无有分寸之功,而王亲拜之于庙,而礼之于廷。”

寸步不离、寸金难买寸光阴、鼠目寸光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cùn

详细解释

1.形容极短的。

寸幅、寸旬、手无寸铁。

2.形容极小的。

寸愿、寸土必争、方寸之地、聊表寸心。

3.指寸口。中医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。

寸脉、寸、关、尺。

4.量词。用于计算长度,1/10尺为一寸,有公寸和市寸之别。

5.姓。

6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inch; small, tiny; KangXi radical 41
  • sehr wenig (Adj)​, Daumen , Masseinheit (ca 3, 5cm)​
  • unité de longueur qui équivaut à 3, 33 cm, pouce, très peu, très cour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寸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倉困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村困切,𡘋村去聲。說文》:十分也,人手卻一寸,動𧖴謂之寸口;从又、从一。【徐曰】一者,記手腕下一寸,此指事也。家語》:布指知寸。前漢・律歷志》: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,一黍爲分,十分爲寸,十寸爲一尺。又,寸者,忖也,有法度可忖也。凡法度字皆从寸。

又,姓。正字通》:明嘉靖中梓潼令寸居敬。

又,叶徒玩切,音叚。庾信〈喜晴應詔〉詩「伏泉遠習坎,隂風已回巽;桐枝長舊圍,蒲節抽新寸」,叶上建、傳、堰、獻。楊愼曰:巽音蒜、寸音斷。或曰:建、傳、堰、獻在今霰韻,古音霰、翰、諫三韻通。

注解

〔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寸部

〔寸〕字拼音是cùn,独体字,五行属

〔寸〕字造字法是指事。小篆字形,从又,从一。“又”象手形,“一”指下手腕一寸之处。“寸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寸”的字往往与“手”有关。本义是中医切脉,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“寸口”,简称“寸”。

〔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ùn] ⑴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,一尺的十分之一⑵ 短小⑶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倉困切頁碼95頁,第8

寸十分也。人手卻一寸,動𧖴,謂之寸口。从又从一。凡寸之屬皆从寸。
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又,象手形,一識手後一寸之處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麤巽反頁碼256頁,第4行,第1

寸十分也,人手郤一寸動衇謂之寸口。從又、一。凡寸之屬,皆從寸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一者,記手腕下一寸。此指事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倉困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481頁,第2許惟賢216頁,第1

寸十分也。

段注度別於分。忖於寸。《禾部》曰:十髪爲程。一程爲分。十分爲寸。

人手卻一寸動𧖴謂之寸口。从又一。

段注卻猶退也。距手十分動𧖴之處謂之寸口。故字從又一。會意也。《周禮》注云:脈之大𠋫要在陽明寸口。倉困切。十三部。

凡寸之屬皆从寸。

白话解释

寸,十分。由手掌后退一寸,即动脉位置,叫作“寸口”。字形采用“手、一”会义。所有与寸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寸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其形作,篆文和它同形,由「」和「一」構成。,隸定作「又」,是「右手」的本字,獨體象形;一,是一個符號,沒獨立的形、音、義,只是用來標示部位而已,和記數的「一」字無關。尺寸的度量,從人手開始。寸義為寸口。所謂寸口,即距離手腕一寸長的部位,所以用「又」造字,並以虛象的「一」標記寸口的部位。字經隸書,變體作,頗失其形,楷書沿之以定體。以上諸形,都據臆構的虛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指事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