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皿的意思解释

皿部

5画

象形字

LHNG

BT

LKA

77102

4129

3583

U+76BF

25221 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mǐn

基本解释

碗、碟、杯、盘一类用器的统称。器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碗、盆之类的食器。本义:器皿) 同本义。泛指碗碟杯盘一类饮食用具。

,饭器之用器也。 《说文》于交虫为蠱。 《左传 · 昭公元年》。注:“器也。”是不昭谷明而蠱也。 《国语 · 晋语》牲杀器 《孟子》。注:“皿所以覆器者也。”非满案。 宋 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皿金(金属器皿);皿卷(清代科举,顺天乡试监生的试卷);皿器(盛物用具的统称)

vessel;

国语辞典解释


mǐn

详细解释

1.装盛东西的器具,多指碗碟杯盘。

器皿。

2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详细解释

(一)之又音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mǐn

详细解释

1.盛装东西的容器。多指碗、碟、杯类的宽口器具。

器皿、培养皿。

2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hallow container; rad. no. 108
  • Radikal Nr. 108 = Gefäß, Behälter, Schüssel, Teller
  • plat, vaisselle, récipient peu profond, radical n°108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皿部 )

唐韻》:武永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眉永切,𡘋明上聲。說文》:飯食之器也。增韻》:盤𥁄之屬。左傳・昭元年》:於文皿蟲爲蠱。【註】皿,器也。孟子》:牲殺器皿。【註】皿,所以覆器者。

又,《集韻》:母梗切,音猛 —— 義同。

說文》:象形。與豆同「意」。讀若猛。𧥏》:《說文》但音猛。今更立一音者,非。

注解

〔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皿部

〔皿〕字拼音是mǐn,独体字,五行属

〔皿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碗、盆之类的食器。本义是器皿。

〔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ǐn] ⑴ 碗、碟、杯、盘一类用器的统称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武永切頁碼157頁,第1

皿飯食之用器也。象形。與豆同意。凡皿之屬皆从皿。讀若猛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上象其能容,中象其體,下象其底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美丙反頁碼397頁,第4行,第1

皿飲食之用器也。象形,與豆同。凡皿之屬,皆從皿。讀若猛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武永切古音第十部頁碼843頁,第4許惟賢373頁,第12

皿飯食之用器也。

段注飯汲古閣作飮。誤。《孟子》。牲殺器皿。趙注。皿所以覆器者。此謂皿爲幎之假借。似非孟意。

象形。與豆同意。

段注上象其能容。中象其體。下象其底也。與豆略同而少異。

凡皿之屬皆从皿。讀若猛。

段注按古孟猛皆讀如芒。皿在十部。今音武永切

白话解释

皿:吃饭的用具。字形像盛具的形状。“皿”字与“豆”字造字构思相同。所有与皿相关的字都采用“皿”作边旁。读音像读“猛”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之,像器皿中剖正視的樣子。其形上像器容、中像器項,下像器底。金文在器容的上端分叉,不影響其音、義。篆文作,承於甲、金文之形,多了兩側的提耳,唯提耳和器身脫節,稍失其形。隸書作,器容以一橫表現,頗失其形。楷書作皿,兩側的提耳下垂,和底器相連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