𦅾
糸部19画上下结构U+2617E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𦅾
◎同“缴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之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職略切,𡘋音灼。《說文》:生絲縷也。《玉篇》:矢䠶也,
又,《集韻》:古了切,音皎。《博雅》:纏也。
注解
〔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𦅾〕字拼音是zhuó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敫、糸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之若切頁碼第438頁,第12字續丁孫
𦅾
異體繳
生絲縷也。从糸敫聲。
附注《玉篇・糸部》:「𦅾,生絲縷也。繳,同𦅾。」《正字通・糸部》:「𦅾,繳本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之若切頁碼第1038頁,第2行,第3字述
生絲縷也。從糸敫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之若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634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46頁,第5字
生絲縷也。
段注生絲爲縷也。凡蠶者爲絲。麻者爲縷。絲細縷麤。故糾合之絲得偁縷。
謂縷系矰矢而㠯隿䠶也。
段注李善《文賦》注所引有此十字。今按有此乃完。當作生絲縷系矰矢而㠯隿䠶也,共十一字。《矢部》曰:矰者,隿䠶矢也。《隹部》曰:隿者,𦅾䠶飛鳥也。𩀼者,𦅾𩀼也。
从糸。敫聲。
段注之若切。古音在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