熇
意思解释
国语辞典解释
两岸词典解释
熇
hè详细解释
1.《书》火热;炽热。
宅土熇暑,封疆障疠(《文选‧左思‧魏都赋》)、胡赫炎薰熇之烈火兮,而生夫人之齿牙(唐‧柳宗元《解崇赋》)。
2.《书》烧炙;烧烤。
当以直理之木,熇燥好薪,不用蠹虫及木皮之不净薪(宋‧张君房《云笈七签‧卷八十六‧洞生太帝君镇生五藏诀》)。
外语翻译
- bake
- abtrocknen, dörren
- se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火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呼酷切,𡘋音臛。《說文》:火熱也。《玉篇》:熾也、燒也。《廣韻》:熱貌。《詩・大雅》:多將熇熇,不可救藥。【傳】熇熇然,熾盛也。【疏】熇熇,是氣熱之盛,故爲熾盛也。
又,《唐韻》:火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呼木切,𡘋音𣪥 —— 義同。《韻會》或作歊。
又,《廣韻》:呵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黑各切,𡘋音郝 —— 與謞同。《爾雅・釋訓》:謞謞,崇讒慝也。《疏》引《詩》多將熇熇 —— 多行慘毒之惡。謞、熇音義同。【釋文】謞,虛各切。
又,《集韻》:虛嬌切,音囂 —— 炎氣也。或作喬。
又,虛交切,音虓 —— 本作灱,暴也。詳灱字註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苦浩切,音考。《集韻》本作燺,燥也。詳燺字註。
又,口到切,音犒 —— 煏也。或作焅。詳焅字註。
注解
〔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熇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è、xi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高。
〔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è] ⑴ 〔~~〕(火势)猛烈,如“多将~~,不可救药。”⑵ 烧:“宁知世情异,嘉谷坐~焚。”㈡ [xiāo] ⑴ 热,炎热:“宅土~暑,封疆障疠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火屋切頁碼第335頁,第5字續丁孫
熇
火熱也。从火高聲。《詩》曰:「多將熇熇。」
鉉注臣鉉等曰:高非聲,當从嗃省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火酷反頁碼第818頁,第6行,第1字述
火熱也。從火高聲。《詩》曰:「多將熇熇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火屋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923頁,第4字許惟賢第840頁,第5字
火𤍽也。
段注《大雅・板》傳曰:熇熇然熾盛也。易。家人嗃嗃。鄭云:苦𤍽之意。是嗃卽熇字也。《釋文》曰:劉作熇熇。
从火。高聲。
段注火屋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詩曰:多將熇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