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贈的意思解释

貝部19画左右结构U+8D08

貝部

19画

12画

左右结构

MULJ

BCCWA

LOLK

68866

U+8D08

2511134432524312511 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点、点、撇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èng

基本解释

见“赠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zèng

详细解释

1.把东西送给他人。

唐 ·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临别赠言,幸承恩于伟饯,登高作赋。”唐 · 杜甫《天末怀李白》诗:“应共冤魂语,投诗赠汨罗。”

赠阅、赠款。

2.追赐官爵给已死的有功之人,或官吏的祖先。

《后汉书 · 卷一六 · 邓禹传》:“皆遗言薄葬,不受爵赠,太后并从之。”宋 · 欧阳修《泷冈阡表》:“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、太师、中书令兼尚书令。”

追赠、封赠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zèng

详细解释

无偿地送给别人东西。

赠送、馈赠、捐赠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give present; bestow, confer
  • schenken, überreichen
  • offrir, faire présen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貝部 )

廣韻》、《正韻𡘋昨亙切,音𪒟說文》:玩好相送也。詩・鄭風》:雜佩以贈之。【傳】贈,送也。儀禮・聘禮》:公使卿贈如覿幣。禮・檀弓》:何以贈我。

又,《詩・大雅》:以贈申伯。【傳】贈,增也。【疏】凡贈遺者,所以增長前人,贈之財,使富增於本;贈之言,使行增於義,故云「贈,增也」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借封前人官稱曰誥贈,恩頒自朝廷也。

又,《詩・鄭風》:知子之來之,雜佩以贈之。【朱傳】贈,音則;來,音力。毛詩古音考》:來音釐。贈,疑是貽字之誤,未知孰是,存以備考。

注解

〔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

〔贈〕字拼音是zè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貝、曾

〔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èng] ⑴ 见“赠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昨鄧切頁碼204頁,第20

異體𧸑

贈玩好相送也。从貝曾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昨鄧反頁碼522頁,第6行,第1

贈玩好相送也。從貝曾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贈,増也,旣辭又以此増益之也。《春秋傳》曰『郊勞至于贈賄』是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昨鄧切古音第六部頁碼1119頁,第3許惟賢494頁,第3

贈玩好相送也。

段注贈送曡韵。《秦風》渭陽,《大雅・韓奕》皆云何以贈之。《毛傳》、《鄭箋》皆云:贈,送也。《崧高》云:以贈申伯。傳云:贈,增也。增與送義異而同。猶賸之訓增亦訓送也。《旣夕禮》云:知死者贈。知生者賻。何休云:知死者賵賻。知生者贈襚。按以玩好送死者亦贈之一端也。今人以物贈人曰送。送亦古語也。

从貝。曾聲。

段注昨鄧切。六部。

白话解释

赠,志趣相投者互送纪念物。字形采用“贝”作边旁,“曾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》有「賓贈」一詞,見已用為贈送意,然所從曾形部件的結構稍異,與一般曾字寫法不同,僅存以備參。篆文從貝、曾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:「贈,玩好相送也。」段注:「贈送叠韻。今人以物贈人曰送。送亦古語也。」隸楷以後字形均承篆文而來,唯臺灣標準字右上部件形稍訛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