㕚
又部4画左右结构U+355A
外语翻译
- (ancient form of 爪) claws of birds or animals, feet, to scratch, to claw, to grasp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古文爪字。註見部首。《說文》:手足甲也,象其甲指端生形。〇【按】《正譌》:覆手曰爪。㕚,手足甲形,分爪、㕚爲二,太泥。
注解
〔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又部。
〔㕚〕字拼音是zh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叉、丶。
〔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ǎo] ⑴ 手、指指甲。后作“爪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側狡切頁碼第89頁,第8字續丁孫
㕚
手足甲也。从又,象㕚形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二者,指事。或以爪為之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側狡反頁碼第244頁,第3行,第3字述
手足甲也,從又,象㕚形。
鍇注臣鍇曰:「指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側狡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457頁,第5字許惟賢第206頁,第4字
手足甲也。
段注㕚爪古今字。古作叉。今用爪。《禮經》假借作蚤。《士喪禮》。蚤揃如他日。《士虞禮》。浴沐櫛搔揃。搔或爲蚤。《曲禮》。大夫士去國不蚤鬋。蚤皆卽㕚字也。鄭注皆云:㕚讀爲爪。讀爲者,易其字也。不易爲㕚而易爲爪。於此可見漢人固以爪爲手足甲之字矣。《釋名》曰:爪,紹也。筋極爲爪。紹續指端也。亦不作㕚。
从又。象㕚形。
段注側狡切。古音在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