剞
意思解释
剞
jī基本解释
◎〔~劂〕a。雕刻用的曲刀;b。雕版,刻书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刻镂的刀具。
剞,剞曲刀也。从刀,奇声。 般倕弃其剞劂兮。 公输王尔无错其剞削锯。 握剞劂而不用兮,操规矩而无所施。
剞劂(刻刀。引申为刻印书籍)
carving or engraving knife;
动词
◎抢劫,劫奇 刦剞熊罴之室,剽掠虎豹之落。——晋· 左思《吴都赋》。 李善注:“剞,亦刦也。”
rob; plunder;
外语翻译
- carving or engraving knife; grave
- piller, dévalis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居綺切;《集韻》:舉綺切;《韻會》:舉履切;《正韻》:居里切,𡘋羈上聲。《說文》:剞劂,曲刀也。从刀,奇聲。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般倕棄其剞劂兮。《楚辭・哀時命》:握剞劂而不用兮,操規榘而無所施。
义又,《韻會》:剞,曲刀。劂,曲鑿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居宜切,音羈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剞〕字拼音是j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奇、刂,五行属金。
〔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ī] ⑴ 〔~劂〕a。雕刻用的曲刀;b。雕版,刻书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居綺切頁碼第134頁,第18字續丁孫
剞
剞𠜾,曲刀也。从刀奇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居綺反頁碼第348頁,第4行,第1字述
剞𠜾,曲刀也。從刀奇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居綺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711頁,第2字許惟賢第316頁,第11字
剞𠜾,
段注逗。
曲刀也。
段注高注《俶眞訓》曰:剞,巧工鉤刀。𠜾,規度刺墨邊箋也(箋字有誤)。所以刻鏤之具。應劭注《甘泉賦》曰:剞曲刀也。劂,曲鑿也。二注皆謂剞𠜾有二。王逸注《哀時命》。剞劂,刻鏤刀也。與許合。
从刀。奇聲。
段注居綺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