垽
土部10画上下结构U+57BD
外语翻译
- (Cant.) sediment, precipitat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魚僅切;《韻會》:疑僅切,𡘋銀去聲 —— 滓也。
又,《廣韻》:吾靳切;《集韻》:語靳切;《韻會》:五靳切,𡘋音憗。《爾雅・釋器》:澱謂之垽。
注解
〔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垽〕字拼音是yì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沂、土。
〔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ìn] ⑴ 沉淀物;渣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魚僅切頁碼第456頁,第4字續丁孫
垽
澱也。从土沂聲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垽,从水、土,會意,斤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疑靳反頁碼第1072頁,第2行,第1字述
澱也。從土沂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按《爾雅》『澱謂之垽』注云:『澤,澱也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魚僅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765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02頁,第4字
澱也。
段注《水部》曰:澱,滓垽也。是二篆爲轉注。二字義同。音亦同部。
从土。沂聲。
段注魚僅切。十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