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臘的意思解释

月部19画左右结构U+81D8

月部

19画

15画

左右结构

EVLN

BVVV

QZOZ

72212

U+81D8

3511555253415445445 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撇点、撇点、撇点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点、横、竖提、点、点、竖提、点、点、斜钩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歲終時合祭眾神的祭祀。《說文解字》:“臘,冬至後三戌,臘祭百神。”

陰曆十二月稱為“臘月”。唐•李頻《湘口送友人詩》:“零落梅花過殘臘,故園歸醉及新年。”

僧受戒得度的年歲。唐•劉禹錫《唐故衡嶽律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》:“問年八十二,問臘六十一。”

醃製的肉類。如:“臘肉”。

详细解释

形聲。从肉,巤( liè )聲。本義:年終祭祀) 祭名。古代陰曆十二月的一種祭祀。冬至後第三個戌日祭祀衆神 冬至後三戌,臘祭百神。——《說文》。字亦作臈。 夏曰嘉平, 殷曰清祀, 周曰大蜡, 漢曰臘。—— 蔡邕《獨斷》 臘先祖五祀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》 虞不臘矣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 又

臘日(古時臘祭之日。農曆十二月初八);臘祭(古時歲終祭祀);臘會(古代臘祭時的集會);臘鼻(本爲劣等鷂鷹,喻指無能之人。

sacrifice at the end of the lunar year;

名词

1.農曆十二月。

後花期知漸近,寒梅已作東風信。 晏殊《蝶戀花》田家作苦,歲時伏,烹羊炮羔,斗酒自勞。 漢 · 楊惲《報孫會宗書》

臘盡春初;臘八會(佛家於臘八開的誦經法會);臘底(年底,農曆十二月底)。泛指冬月,尚與伏相對臘梨(亦作刺梨、瘌痢。禿子,生禿瘡的人)

the 12th moon of the lunar year;

2.佛教戒律規定比丘受戒後每年夏季(兩期)三個月安居一處,修習教義,完畢,稱一臘 。

戒臘;夏臘;法臘

la;

3.人出生後七天。

人之初生,以七日爲;人之初死,以七日爲忌。 《玉笑零音》

the seventh day after birth;

4.冬季醃製、煙燻而成的食品 。

臘肉;臘雞

salted and dried;

5.另見 xī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岁终时合祭众神的祭祀。

《说文解字 · 肉部》:“腊,冬至后三戌,腊祭百神。”《后汉书 · 卷四六 · 陈宠传》:“闭门不出入,犹用汉家祖腊。”

2.阴历十二月称为“腊月”。

唐 · 李频《湘口送友人》诗:“零落梅花过残腊,故园归醉及新年。”《镜花缘 · 第七回》:“游来游去,业已半载,转瞬腊尽春初。”

3.僧受戒得度的年岁。

唐 · 刘禹锡《唐故衡岳律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》:“问年八十二,问腊六十一。”《景德传灯录 · 卷四 · 第一世法融禅师》:“寿六十四,腊四十一 。 ”

4.腌制的肉类。

烧腊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古代农历12月合祭百神的祭祀活动。

2.指农历12月。

腊八、腊尽春归。

3.腊月或冬天腌过后风干或熏干的(鱼、肉等)。

腊肉、腊鸡、腊味。

4.《书》法腊、僧腊的简称。佛教僧尼受戒后的年数。也作“法岁”。

寿六十四,腊四十一(《景德传灯录‧卷四‧第一世法融禅师》)。

5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year end sacrifice; dried meat
  • Dezember im chin. Kalender (S)​, etwas gepöcketes, geräuchtes (Adj)
  • sacrifice d'hiver, 12e mois lunair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 )

廣韻》:盧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力合切;《正韻》:落合切,𡘋音蠟。說文》: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也。禮・月令》:孟冬臘先祖五祀。【註】此《周禮》所謂蜡祭也。前漢・武帝紀》:祠門戸比臘。【註】臘者,冬至後臘祭百神也。又,〈陳勝傳〉:臘月,勝之汝隂。【註】張晏曰:秦之臘月,夏之九月。臣瓚曰:建丑之月也。又,《正字通》:《風俗通》、蔡邕《獨斷》皆言夏曰淸祀、殷曰嘉平、周曰蜡、漢曰臘。一說〈月令〉孟冬臘先祖五祀,自昔有之,非自漢始也。又,鄭𤣥〈月令〉註臘卽《周禮》所謂蜡,不知臘祭先祖,蜡祭百神,二祭各別,鄭合爲一,非。又,晉博士張亮議曰:臘者,接也,祭宜在新故交接也。俗謂臘之明日爲初歲,秦漢以來有賀,此皆古之遺俗也。又,道書言:道家有五臘,正月一日爲天臘,五月五日爲地臘,七月七日爲道德臘,又以十月十二日爲民歲臘,十二月正臘日爲王侯臘。

又,《博雅》:臘,索也。

又,刃也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桃氏爲劒,臘廣二寸有半寸。【註】臘謂兩刃。【疏】兩刃者,兩面各有刃也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眞臘,南蠻國名。

又,《集韻》:力涉切,音巤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臘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巤

〔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à] ⑴ 歲終時合祭眾神的祭祀。《說文解字》:“臘,冬至後三戌,臘祭百神。”⑵ 陰曆十二月稱為“臘月”。唐•李頻《湘口送友人詩》:“零落梅花過殘臘,故園歸醉及新年。”⑶ 僧受戒得度的年歲。唐•劉禹錫《唐故衡嶽律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》:“問年八十二,問臘六十一。”⑷ 醃製的肉類。如:“臘肉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盧盍切頁碼131頁,第23

臘冬至後三戌,臘祭百神。从𠕎巤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盧合反頁碼339頁,第7行,第3

臘冬至後三戌,臘祭百神。從肉巤聲。

鍇注臣鍇按:蔡邕《獨斷》:殷曰清祀;周曰蜡;秦曰嘉平;漢曰臘。臣以爲臘,合也,合祭祀諸神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盧盍切古音第八部頁碼686頁,第1許惟賢306頁,第2

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。

段注三戌下《玉篇》有爲字。非也。臘本祭名。因呼臘月,臘日耳。《月令》。臘先祖五祀。《左傳》。虞不臘矣。皆在夏正十月。臘卽蜡也。《風俗通》云:禮傳夏曰嘉平。殷曰淸祀。周曰大蜡。皇侃曰:夏殷蜡在己之歲終。皇說是也。《秦本紀》。惠王十二年初臘。記秦始行周正亥月大蜡之禮也。始皇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。十二月者,丑月也。始皇始建亥。而不敢謂亥月爲春《正月》。但謂之十月朔而已。項羽紀書漢之二年冬。繼之以春。繼之以《四月》。可證也。更名臘爲嘉平者,改臘在丑月用夏制。因用夏名也。臘在丑月,因謂丑月爲臘月。陳勝傳書臘月是也。漢仍秦制。亦在丑月。而用戌日,則漢所獨也。《風俗通》曰:臘者,接也。新故交接。大祭以報功也。漢家火行。火衰於戌。故曰臘也。高堂隆曰:帝王各以其行之盛而祖。以其終而臘。火生於寅。盛於午。終於戌。故火家以午祖。以戌臘。按必在冬至後三戌者。恐不在丑月也。鄭注《月令》曰:臘謂以田獵所得禽祭也。《風俗通》亦曰:臘者,獵也。按獵以祭。故其祀從肉。

从肉。巤聲。

段注盧盍切。八部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肉、巤聲。從「肉」,指祭祀所用的肉品;「巤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