釘
意思解释
釘钉
dīng基本解释
①竹木、金屬製成的呈條形的、可以打入他物的東西。~子。~錘。斬~截鐵。
②緊跟着不放鬆。~梢(同「盯梢」)。
③督促,催問。~問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聲。从金,丁聲。本義:鍊餅黃金。
2.釘子 ,用以貫穿物體使結合牢固的東西。
假借爲丁,今俗用爲鐵釘字。
釘鉸(一種金屬零件。凡刀柄鞍首等皆有此);釘靴(鞋底釘釘,雨天可以防滑的鞋)
nail;
3.通常是圓錐形,有尖頭或尖頂的木料、金屬或其他材料做的釘狀物 。
鞋釘;竹釘
peg;
4.刺 。
眼中釘
thorn;
動
1.緊跟不放,監視 。
一位偵探在釘那個嫌疑分子的梢
stick with; follow closely; tail;
2.催促;監督;緊迫。
小珍兒還是盡釘着問,這叫什麼,那叫什麼。
urge;
3.另見 dìng。
釘钉
dìng基本解释
①把釘或楔子打入他物,把東西固定或組合起來。~馬掌。~箱子。
②縫綴。~鈕釦。
详细解释
動
1.用釘將…固定住 。
把公告釘在大門上
nail;
2.用銳器刺人。
以棘針釘其心,女遂患心痛。
stick;
3.用線把帶子、鈕釦等縫住 。
釘釦子
sew;
4.另見 dīng。
国语辞典解释
两岸词典解释
釘钉
dīng详细解释
1.带有尖头的细长的金属或竹木制品,用于固定、连接或悬挂物体。
铁钉、鞋钉、螺丝钉、订书钉。
2.紧跟著或紧挨著。通“盯”。
紧钉著跟踪目标不放、紧迫钉人。
3.督促;紧逼。
你得钉紧孩子做功课、你要钉著问,才能问出结果。
外语翻译
- nail, spike; pursue closely
- Nagel (S)
- clou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當經切,音丁。《說文》:鍊鉼黃金。
又,《正韻》:鈴釘,矛名。郭璞曰:鶴厀矛,江東呼爲鈴釘。一曰鐵釴。
又,《正韻》:鐵釘。又,《晉書・陶侃傳》:竹頭木屑,悉令掌之,及桓溫伐蜀,以所貯竹頭作釘裝船。
义又,國名。《山海經》:有釘靈之國。【註】吳任臣云:釘靈,今丁靈國,又名丁令,亦作丁零。
义又,《抱朴子・黃白卷》:光明美色,可中釘也。
又,《集韻》:都挺切,音頂。《前漢・王子侯者年表》有利侯劉釘〔註〕:音丁,又音鼎。
又,《集韻》:煉鉼金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丁定切,音矴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增韻》:以釘釘物也。
又,《五音集韻》:郎丁切,音靈。《字類》:撞𠄖。
注解
〔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釘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īng、dì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丁。
〔釘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金,丁聲。本义是鍊餅黃金。
〔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īng] ⑴ 竹木、金屬製成的呈條形的、可以打入他物的東西⑵ 緊跟着不放鬆⑶ 督促,催問㈡ [dìng] ⑴ 把釘或楔子打入他物,把東西固定或組合起來⑵ 縫綴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當經切頁碼第464頁,第21字續丁孫
釘
鍊鉼黃金。从金丁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的冥反頁碼第1087頁,第6行,第1字述
錬鉼黃金也。從金丁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當經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809頁,第7字許惟賢第1222頁,第4字
鍊鉼黃金也。
段注《周禮》職金。旅於上帝。則共其金版。饗諸侯亦如之。注曰:鉼金謂之版。此版所施未聞。按今《爾雅》鉼金謂之鈑。鈑系版之譌。則鉼當是餠之譌也。凡物匾之曰餅。鍊餅,鍊而成之。
从金。丁聲。
段注當經切。十一部。今人用此字,則古𨯩字之義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