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鬧的意思解释

鬥部15画半包围结构U+9B27

鬥部

15画

5画

半包围结构

HGGH

LNYLB

CCSL

77227

U+9B27

112121121241252 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竖钩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竖

𠅈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nào

基本解释

不安靜。~市。熱~。

攪擾。~心。~騰。

戲耍,耍笑。戲~。~洞房。

發生(疾病或災害)~病。~事。~水災。

發洩,發作。~氣。~情緒。

生機勃勃,旺盛,聲勢浩大,熱火朝天地搞。紅杏枝頭春意~。~元宵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nào

详细解释

1.喧嚷、嘈杂。

喧闹、吵闹、当年的馊水油事件著实闹了好一阵子。

2.生、发生。

闹饥荒、闹水灾、闹瘟疫、这屋子闹鬼。

3.发泄、发作。

《红楼梦 · 第五七回》:“宝玉听了一个‘林’字,便满床闹起来。”

闹别扭、闹情绪。

4.扰乱。

《红楼梦 · 第六〇回》:“偏那赵不死的又和我闹了一场。”

闹场、闹事。

5.戏耍、开玩笑。

胡闹、闹洞房、别闹了。

6.弄、搞。

《红楼梦 · 第五七回》:“都是你闹的,还得你来治。”《儿女英雄传 · 第一〇回》:“如今事情闹这么田地。”

闹革命、闹得大家不欢而散。

1.扰嚷不安静。

闹市、闹区、闹哄哄。

2.浓盛。

宋 · 宋祁《玉楼春 · 东城渐觉风光好》词:“绿杨烟外晓寒轻,红杏枝头春意闹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nào

详细解释

1.喧哗;声音嘈杂。

安静些,别再闹了、喧闹。

2.争吵;扰乱。

吵闹、无理取闹、大闹天宫、闹得天昏地暗。

3.繁华;热闹。

闹市、红杏枝头春意闹。

4.表露;发泄。

闹情绪、闹脾气。

5.发生(疾病、灾害或不幸等)。

闹胃病、闹水灾、闹饥荒。

6.戏耍;逗笑。

打打闹闹,没正经的、闹洞房。

7.从事某种活动;搞;弄。

闹罢工、闹迷信、总要闹清楚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quarrel; dispute hotly
  • lärmend, auslassen, an etw. leiden (V)
  • bruyant, animé, faire du bruit, faire du tapage, troubler, souffrir d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鬥部 )

唐韻》:奴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女敎切,𡘋音淖。說文》:不靜也。廣韻》同「𠆴」,猥也、擾也。柳宗元〈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〉:以召鬧取怒乎。

又,白居易〈寄翰林學士〉詩:貴主冠浮動,親王轡鬧裝。薛田詩:九苞綰就佳人髻,三鬧裝成子弟韀。今京師有鬧裝帶,合衆寶雜綴而成,故曰鬧裝。

類篇》或作𠇰

注解

〔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鬥部

〔鬧〕字拼音是nào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鬥、市

〔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ào] ⑴ 不安靜⑵ 攪擾⑶ 戲耍,耍笑⑷ 發生(疾病或災害)⑸ 發洩,發作⑹ 生機勃勃,旺盛,聲勢浩大,熱火朝天地搞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奴敎切頁碼89頁,第1

異體

鬧不靜也。从市、鬥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晚出,始見於《說文新附》。《說文新附‧鬥部》:「鬧,不靜也。从市、鬥。」市本是進行買賣的場所,《說文‧巾部》:「買賣所之也。」猶今之市場、市集。從市,寄喻嘈雜喧嘩之義。鬥,從丮、從,丮、為左右手,像兩人交手打鬥之形。鬧市之中,本已嘈雜,相互爭鬥,益添喧囂,鬧上加鬧,是以「不靜」。從市、從鬥,本義為人多聲雜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臺灣教育部標準字作「鬧」。規範字從門作「闹」,因在大陸「閙」是「鬧」的異體字。「門」改作「门」,是偏旁類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