鬮
意思解释
鬮阄
jiū基本解释
①〔抓~〕為了賭勝負或決定事情而各自抓取做好記號的紙團等。
②抓鬮時用的紙團等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寫上字或畫上記號的小紙團,供賭勝負或決定事情時抓取 。
抓鬮;紙鬮;鬮兒(即鬮);鑽鬮(抓鬮)
(cast a)lot;
動
◎拈鬮,抓鬮 。
鬮開(以抓鬮的方式分開);鬮題(以抓鬮確定題目);鬮定(用抓鬮的辦法定);鬮戲(抓鬮遊戲) 【漢典】。
cast a lot;
外语翻译
- lots (to be drawn); draw lots
- Los
- tirer au sor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居求切;《集韻》:居虬切,𡘋音鳩。《說文》:鬭取也。《玉篇》:手取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吉酉切,音糾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鬥部。
〔鬮〕字拼音是jiū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鬥、龜。
〔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ū] ⑴ 〔抓~〕為了賭勝負或決定事情而各自抓取做好記號的紙團等。⑵ 抓鬮時用的紙團等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侯切頁碼第88頁,第13字續丁孫
鬮
異體𨷺
鬭取也。从鬥龜聲。讀若三合繩糾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梗尤反頁碼第242頁,第6行,第2字述
鬭取也。從鬥龜聲。讀若三合繩糾。
鍇注臣鍇按:《荊楚歲時記》曰:「俗有藏鈎戲,起鈎弋夫人劇。」此字義則不引鈎弋之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矦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454頁,第3字許惟賢第204頁,第11字
鬥取也。
段注舊作鬭。今正。《廣韵》作鬮取。按力取是此字本義。今人以爲拈鬮字。殆古藏彄之譌。《荆楚歲時記》注曰:藏彄之戲。辛氏《三秦記》以爲鉤弋夫人所起。周處,成公綏竝作彄字。《藝經》、《庾闡》則作鉤字。其事同也。
从鬥。龜聲。讀若三合繩糾。
段注見《丩部》。古矦切。《廣韵》居求、居黝二切。三部。按龜古音如姬。漢人多讀如鳩。合音冣近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