𩰝
鬥部24画上包围结构U+29C1D
意思解释
𩰝
基本解释
◎同“𩰗”。《玉篇•鬥部》:“𩰝,争亂。”《廣韻•真韻》:“𩰝,𩰝争。《説文》作‘𩰝,鬭也’。”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同「𩰗」。《玉篇》:爭亂也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匹刃切,音汖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鬥部。
〔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pīn、pìn,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鬥、賓。
〔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undefined] ⑴ 同“𩰗”。《玉篇•鬥部》:“𩰝,争亂。”《廣韻•真韻》:“𩰝,𩰝争。《説文》作‘𩰝,鬭也’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匹賓切頁碼第88頁,第16字續丁孫
𩰗
異體𩰝、𨷚
鬭也。从鬥,賓省聲。讀若賓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匹人反頁碼第243頁,第2行,第1字述
鬭也。從鬥,賓省聲。讀若繽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俗作繽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匹賔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455頁,第2字許惟賢第205頁,第2字
𩰗𩰟,
段注逗。
鬥連結𦆯紛相牽也。
段注舊作鬬。今正。𦆯各本作𩰗。今按許云讀若𦆯。則許時非無𦆯字也。《離騷》。時𦆯紛其變易。王曰:𦆯紛,亂也。
从鬥。賓省聲。讀若𦆯。
段注𦆯大徐作賔。淺人以《糸部》所無,改之也。匹賔切。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