夰
大部5画上下结构U+5930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古老切,音杲。《說文》:放也,从大而
又,《集韻》:下老切 —— 同「昊」。《元包經》:泰夰入于囦。傳曰:夰入于囦,元氣降也。
注解
〔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大部。
〔夰〕字拼音是gǎ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大、。
〔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ǎo] ⑴ 分散;放纵轻佻的样子。⑵ 古同“昊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古老切頁碼第347頁,第1字續丁孫
夰
放也。从大而八分也。凡夰之屬皆从夰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大,人也;(八),分施,散也。」按:據苗夔《說文繫傳校勘記》補「八」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姦皓反頁碼第843頁,第6行,第1字述
放也。從大而八分也。凡夰之屬,皆從夰。
鍇注臣鍇曰:「大,人也;分,施散也。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古老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991頁,第1字許惟賢第870頁,第1字
放也。
段注放者,逐也。
从大八。
段注句。
八,
段注逗。
分也。
段注各本从大而八分也。今正。夰者,大分之意也。古老切。二部。
凡夰之屬皆从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