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夶的意思解释

大部6画左右结构U+5936

大部

6画

3画

左右结构

DDY

KK

GDGD

44880

U+5936

134134 横、撇、点、横、撇、捺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比”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大部 )

集韻》:比,古作夶。註詳匕部二畫。

注解

〔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大部

〔夶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大、大

〔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ǐ] ⑴ 古同“比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毗至切頁碼267頁,第13

比密也。二人爲从,反从爲比。凡比之屬皆从比。

夶古文比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(夶)蓋从二『大』也,二大者,二人也。」孫海波《甲骨文編》卷八:「卜辭比从一字。」

蔣注王筠《說文釋例・彣飾》(p485):比之古文,案當作芘,故《玉篇》作芘。若如今形,無緣作芘也。仍是比字,加兩畫耳。如㕛字古文,蓋仍是兩又,分重竝耳,加兩畫以爲飾也。《集韻》比之古文作夶,知所據《說文》同今本,卽知《玉篇》所據之不同矣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并止反頁碼686頁,第4行,第1

夶密也。二人爲从,反从爲比。凡比之屬,皆從比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相與,周密也。《國語》司馬侯曰:『罔與比而事吾君矣。』又曰:『君子亦比乎。』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686頁,第6行,第1

古文比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毗二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542頁,第1許惟賢676頁,第5

夶密也。

段注今韵平上去入四聲皆錄此字。要宻義足以括之。其本義謂相親密也。餘義俌也,及也,次也,校也,例也,類也,頻也,擇善而從之也,阿黨也。皆其所引伸。許書無篦字。古衹作比。見《蒼頡篇》、《釋名》、《漢書・匈奴傳》。《周禮》或叚比爲庀。

二人爲从。反从爲比。

段注猶反人爲匕也。毗二切。按四聲俱收。其義本一。其音強分耳。唐人詩多讀入聲者。十五部。

凡此之屬皆从比。

古文比。

段注按葢从二大也。二大者,二人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