𠄓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𠄓
◎同“州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:古文州字。《靈洞經》:才行化於一𠄓,委之𠄓。餘詳巛部三畫。
注解
〔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亅部。
〔𠄓〕字拼音是zhōu,独体字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職流切頁碼第381頁,第8字續丁孫
州
水中可居者曰州,周遶其㫄,从重巛。昔堯遭洪水,民居水中高土,或曰九州。《詩》曰:「在河之州。」一曰州,疇也。各疇其土而生也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別作洲,非是。
𠃕
異體𠄓
古文州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以疊韻為訓。𤲮(疇),耕治之田也。」按:甲骨文、金文、古鈢都像河川中有沙洲的形狀。州為洲初文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隻畱反頁碼第926頁,第1行,第1字述
水中可居者曰州,周繞其㫄。從重巛。昔堯遭洪水,民居水中高土,故曰九州。《詩》曰:「在河之州。」一曰:州,疇也。各疇其土而生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古九州字與洲渚字同也,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26頁,第2行,第1字述
古文如此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職流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274頁,第2字許惟賢第989頁,第8字
水中可凥者曰州。
段注凥各本作居。今正。者字今補。《周南》。在河之州。《釋水》、《毛傳》皆曰:水中可居者曰州。
水𠣘繞其旁。从重川。
段注水字今補。𠣘繞各本作周遶。誤。今正。𠣘者,帀也。會意。職流切。三部。俗作洲。
昔堯遭洪水。民凥水中高土。故曰九州。
段注州本州渚字。引申之乃爲九州。俗乃別製洲字。而小大分係矣。
詩曰:在河之州。
段注《關雎》文。證州之本義也。
一曰州,𤲮也。
段注以㬪韵爲訓。𤲮,耕治之田也。
各𤲮其土而生也。
段注人各耕治以爲生。此說州之別一義。其實前義內可包。
古文州。
段注此像前後左右皆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