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蚊的意思解释

虫部10画左右结构U+868A

虫部

10画

4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JYY

LIYK

ISO

50140

5730

4635

U+868A

2512144134 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点、横、撇、捺

𧖁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wén

基本解释

昆虫,种类很多。雄的吸植物的汁液,雌的吸人畜的血液,有的传染疾病。幼虫称“孑孓”~子。~香。~帐。聚~成雷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蚊子。

伺暗声如雷。 刘禹锡《聚蚊谣》虽得一饷乐,有如聚飞 唐 · 韩愈《醉赠张秘书》细若足。 明 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蚊力(比喻力量微小);蚊市(黄昏时,蚊子聚集如市。形容蚊子甚多);蚊首(比喻极细微、就像蚊首一般);蚊负(比喻能力不足而负担重任。即无法胜任之意);蚊雷(蚊子飞集时如雷鸣的声音。后也比喻谤的言论);蚊睫(蚊子的睫毛。比喻极细微之物);蚊幌(蚊帐);蚊厨(夏天用以避蚊子的帷帐);蚊蝇(蚊虫苍蝇。亦喻纷扰的世情);蚊蚁(蚁虫蚂蚁。比喻坏人);蚊响(蚊虫聚飞发出的声音);蚊聚(蚊虫集聚);蚊翼(蚊虫的翅膀。比喻极小的事物);蚊烟,蚊烟香(即蚊香);蚊阵(犹言蚊群);蚊眉(蚁子的眉毛。比喻极小的地方);蚊吟(蚊子振翅所发出的声音);蚊虻(一种危害牲兽的虫类;比喻轻微的危害);蚊母鸟(即夜鹰。昼伏夜出,捕食蚊虻);蚊虻负山(比喻力弱者担重任,难以信任);蚊思负山(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起重任)

mosquito;

国语辞典解释


wén

详细解释

蚊科的通称。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。成虫体呈灰褐色,喙管细长,雌虫吸食人血,能传染疾病,雄虫只吸食花果的汁液。种类甚多,如三斑家蚊、疟蚊、埃及斑蚊等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wén

详细解释

昆虫名。卵产于水中,幼虫(称“孑孓”)和蛹也生活在水中。成虫为陆生,身体细长,胸部有一对翅和三对足,种类很多。雌蚊吸人畜的血液,能传播疟疾等疾病。通称“蚊子”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mosquito; gnat
  • Mücke (S, Bio)​, Stechmücken (S, Bio)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 )

古文: 蟁

唐韻》、《正韻𡘋無分切,音文。說文》:囓人飛蟲也。續博物志》:地濕則生蚊。大戴禮》:白鳥者,謂蚊蚋也。爾雅翼》:蚊者,惡水中孑孑所化,噆人肌膚,其聲如雷。莊子・天運篇》:蚊蝱噆膚,則通昔不寐矣。

又,《唐國史補》:江東有蚊母鳥,亦謂吐蚊鳥,夏則夜鳴,吐蚊于叢葦閒,湖州尤甚。

又,蚊子樹,實類枇杷,熟則自裂,蚊盡而空殼矣。

韻會》作蟁,《集韻》亦作𧓹𧏎、䘇。

注解

〔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蚊〕字拼音是wé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文,五行属

〔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én] ⑴ 昆虫,种类很多。雄的吸植物的汁液,雌的吸人畜的血液,有的传染疾病。幼虫称“孑孓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無分切頁碼448頁,第3

蟁齧人飛蟲。从䖵民聲。

𧓹

異體𧓢

𧓹蟁或从昬,以昬時出也。

異體

蚊俗蟁从虫从文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無分切頁碼1054頁,第3行,第1

蚊齧人飛蟲。從䖵民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54頁,第3行,第2

蟁或從昏,以昏時出也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54頁,第3行,第3

俗蟁從虫從文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無分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699頁,第3許惟賢1174頁,第12

蚊齧人飛蟲。

段注齧人而又善飛者。

从䖵。民聲。

段注無分切。十三部。此字民聲,則當十二部。疑古本衹有𧓢。而蟁乃後人所製也。

蟁或从昏。

段注昏从氐省。氐者,下也。俗沾一曰民聲。而𧓢篆上亦沾蟁篆矣。

㠯昏時出也。

段注說會意之旨。而形聲在其中。

俗蟁。从虫。从文。

段注《虫部》曰:秦晉謂之蜹。楚謂之蚊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