燄
火部16画左右结构U+71C4
外语翻译
- flame; blazing, brilliant
- anmachen, Anpflaumerei (S), Flamme (S)
- flamme, brillant, Flamme (combustion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以冉切,音琰。《說文》:火行微燄燄也。
又,《集韻》:疾染切,漸上聲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以贍切,音豔。《玉篇》:火行貌。《書・洛誥》:無若火始燄燄,厥攸灼敘,弗其絕。《左傳・莊十四年》:人之所忌,其氣燄以取之,妖由人興也。《集韻》本作爓。詳後爓字註。
注解
〔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燄〕字拼音是y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臽、炎。
〔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àn] ⑴ 同“焰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以冉切頁碼第338頁,第8字續丁孫
燄
火行微燄燄也。从炎臽聲。
附注徐灝注箋:「《一切經音義》七引《字詁》云:『焰,古文燄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羊染反頁碼第825頁,第7行,第1字述
火行微燄燄也。從炎臽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尚書》曰:『無若火始燄燄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以冄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945頁,第2字許惟賢第850頁,第7字
火行微燄燄也。
段注微當作𢼸。《雒誥》曰:無若火始燄燄。《廣韵》曰:燄,火初著也。《左傳》注引書作燄燄。《漢書・梅福傳》引書作庸庸。此篆與光爓字別。焰者,俗爓字也。
从炎。臽聲。
段注以冄切。八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