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栲的意思解释

木部10画左右结构U+6832

木部

10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SFTN

DJKS

FBAZ

44927

2723

7264

U+6832

1234121315 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横、竖折折钩

𣐊𥬯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kǎo

基本解释

〔~栳〕❶一种用竹子或柳条编的盛东西的器具,形状像斗,亦称“笆斗”;❷夸张地形容人或某些动物的头部。

常绿乔木,叶长圆状披针形,果实球形,有短刺。木材坚硬,可做船橹、轮轴等。树皮含鞣酸,可制栲胶,又可制染料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木名。即山樗。常绿乔木,叶子长圆状,披针形,果实球形,表面有短刺,木材坚硬细密,可做轮轴等,树皮含鞣酸,可制染料与栲胶。

山有,隰有杻。 《诗 · 唐风 · 山有枢》

evergreen chinquapin;

2.指栲胶 。

栲底皮鞋。

tannin extract;

国语辞典解释


kǎo

详细解释

植物名。省沽油科,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夏季开黄白小花。木材可制器物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kǎo

详细解释

植物名。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叶呈椭圆状,夏季开黄白小花,果实为球形。木材坚硬,可作为建筑、车、船等材料。树皮可制栲胶及染料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mangrove
  • Mangrovenbaum (S)
  • sumac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苦浩切,音考 —— 或作𣐊,山樗也。爾雅・釋木》:栲,山樗。【郭註】似樗,色小白,生山中。亦類漆。諺曰:櫄樗栲漆,相似如一。陸璣《草木疏》:山樗與下田樗無異,葉似差狹,吳人以其葉爲茗,方俗無名此爲栲者。今所謂栲,葉如櫟,皮厚數寸,可爲車輻。或謂之栲櫟,許愼以考讀爲糗,今人言考者,其聲耳。

又,《集韻》:古老切,音杲。又,《類篇》:丘刀切,音尻 —— 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栲〕字拼音是k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考,五行属

〔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ǎo] ⑴ 〔~栳〕❶一种用竹子或柳条编的盛东西的器具,形状像斗,亦称“笆斗”;❷夸张地形容人或某些动物的头部。⑵ 常绿乔木,叶长圆状披针形,果实球形,有短刺。木材坚硬,可做船橹、轮轴等。树皮含鞣酸,可制栲胶,又可制染料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苦浩切頁碼181頁,第19

𣐊

𣐊山㯉也。从木尻聲。

附注段玉裁改「㯉」為「樗」,並注:「𣐊、栲古今字,許所據作𣐊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苦浩切頁碼449頁,第1行,第1

𣐊山樗也。從木尻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「栲,山樗」注:「栲似樗,色小白,生山中,因名云𣐊,即栲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苦浩切古音第三部頁碼967頁,第2許惟賢427頁,第2

𣐊山樗也。

段注樗舊作㯉。今改。《釋木》、《唐風》傳皆曰:栲,山樗。𣐊栲古今字。許所據作𣐊也。陸機云:山樗與下田樗無異。葉似差狹耳。方俗無名此爲栲者。今所云栲者。葉如櫟木。皮厚數寸。可爲車軸。或謂之栲。郭云:栲似樗。色小白。生山中。因名云:亦類漆樹。俗語曰:櫄樗栲漆。相似如一。按二說似許爲長。

從木。尻聲。讀若糗。

段注讀若糗三字依陸機補。陸云:許愼正以栲讀爲糗。今人言考。失其聲耳。古音在三部。今苦浩切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