碻
两岸词典解释
碻
què详细解释
1.《书》坚决;坚定。
匹夫碻然其志,天子不能与之富,上帝不能使之寿(清‧魏源《默觚上‧学篇八》)。
2.《书》真实;的确。∥同“確”。
张文和公谓此论甚碻,能发杜诗之神髓(清‧陈作霖《养龢轩随笔》)。
外语翻译
- solid
- fest, gesetzt
- caillouteux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正字通》同「確」。
义又,地名。《魏書・孝文紀》:行幸碻磝。〇【按】碻,又作鄗。《左傳》宣十二年,晉師在敖鄗之閒。【註】鄗,苦交反 —— 敖鄗二山在滎陽縣西北。
注解
〔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。
〔碻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uè、qi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石、高。
〔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uè] ⑴ 同“确”。㈡ [qiāo] ⑴ 〔~磝〕a.多石不平的样子;b.古城名,在今中国山东省茌平县西南古黄河南岸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胡角切頁碼第312頁,第24字續丁孫
确
礊石也。从石𧢲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確,非是。
𥔳
異體𥔼
确或从㱿。
附注段玉裁注本據《韻會》改作「礊也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遐岳反頁碼第777頁,第3行,第3字述
礊石也。從石角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所謂磽确之地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777頁,第4行,第1字述
或從𣪊作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胡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803頁,第3字許惟賢第788頁,第6字
礊也。
段注依《韵會》訂。确卽今之埆字。與《土部》之墧音義同。丘中有麻傳曰:丘中,墝埆之處也。墝埆,謂多石瘠薄。《㹜部》曰:獄,确也。《召南》傳曰:獄,埆也。謂堅剛相訟。其引伸之義也。鉉等曰:今俗作確。
从石。角聲。
段注胡角切。三部。
确或从㱿。
段注㱿聲。《管子》地貟。剛而不觳。觳,薄也。當是𥔳之誤。
白话解释
确,磬石,石乐器。字形采用“石”作边旁,“角”是声旁。,有的“确”字也采用“嗀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晚出,始見於隸書。隸書、楷書皆從石、隺(ㄑㄩㄝˋ què)聲。從「石」,指像石一樣堅硬;「隺」表示音讀。規範字作從石、角聲。在六書中均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