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𢕈的意思解释

𢕈

彳部13画左右结构U+22548

彳部

13画

10画

左右结构

TWWB

HOOOJ

OIOC

U+22548

3323434122111

意思解释


𢕈

sǒng

基本解释

同“聳”。《正字通•耳部》:“聳,《説文》本作𢕈。”《宋元以來俗字譜》:“聳”,《古今雜劇》作“𢕈”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耳部 )

廣韻》:息拱切;《集韻》:筍勇切;《韻會》:荀勇切;《正韻》:息勇切,𡘋音竦。揚子《方言》:聳,聾也。生而聾,陳楚江淮之閒謂之聳。【註】言無所聞,常聳耳也。

又,高也。韓愈〈會合聮句〉:劒心知未死,詩思猶孤聳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聳,欲也。荆吳之閒曰聳;自關而西,秦晉之閒相勸曰聳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聳,悚也。【註】謂警聳也。左傳・成十四年》:大夫聞之,無不聳懼。〈楚語〉:昔殷武丁,能聳其德。【註】聳,敬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雙講切,音㩳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

〔聳〕字拼音是sǒ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從、耳

〔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ǒng] ⑴ 高起,直立⑵ 驚動⑶ 聾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息拱切頁碼399頁,第16

𢕈

異體

𢕈生而聾曰聳。从耳,從省聲。
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聳,字亦作聳。」丁福保詁林:「慧琳音義七十九卷、八十八卷、八十九卷、九十一卷『聳』注引《說文》『从耳,從聲。』二徐本作『從省聲』,非是。篆文亦有微誤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思奉反頁碼960頁,第4行,第1

𢕈生而聾曰聳。從耳,從省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息拱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366頁,第8許惟賢1029頁,第1

𢕈生而聾曰𢕈

段注《方言》。聳,聾也。生而聾,陳楚江淮之閒謂之聳。荆揚之閒及山之東西雙聾者謂之聳。又古多叚聳爲𢥠。《方言》曰:聳,悚也。又曰:聳,欲也。荆吳之閒曰聳。自關而西秦晉之閒相勸曰聳。中心不欲而由旁人之勸語亦謂之聳。

从耳。從省聲。

段注息拱切。九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