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
意思解释
彼
bǐ基本解释
①那,那个。~岸。此起~伏。
②他,对方。知己知~。~此。
详细解释
代词
1.形声。从彳,皮声。“彳”( chì )。本义:流行、传播,施加。
2.那,与“此”相对。
彼,对此称彼也。 逝将去女,适彼乐土。 彼君子兮,不素食兮。 此土延续石耳。
彼此腾倒着做(彼此交换。骂西门庆与书童有染,而书童又与李瓶儿有染);彼苍(指天);此起彼伏;彼人(那人)
that;
3.另一个事物。
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。
由此及彼。
the other; the another;
4.他,他们。
彼与彼年相若也。 幸而杀彼,甚善!
the other part;
国语辞典解释
彼
bǐ详细解释
代
1.那、那个、那里。与“此”相对。
《战国策 · 赵策》:“彼秦者,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。”《文选 · 王粲 · 赠士孙文始诗》:“横此大江,淹彼南汜。”
彼时、彼处、厚此薄彼。
2.他。
《史记 · 卷六二 · 管晏传》:“方吾在缧绁中,彼不知我也。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,是知己。”唐 · 韩愈《师说》:“彼与彼年相若也,道相似也。”
彼等、彼辈、知己知彼。
外语翻译
- that, there, those
- er, Gegenseite, die andere Seite (S), jenes, jene, ein anderer, die anderen (S)
- celui-là, l'autr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補委切;《集韻》:補靡切,𡘋𥓓上聲。《說文》:往有所加也。《玉篇》:對此之稱。《詩・小雅》:彼月而微,此日而微。《禮・檀弓》:爾之愛我也,不如彼。
义又,外之之詞。《論語》:彼哉彼哉。【疏】言如彼人哉無足稱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𢔌也、邐也。
注解
〔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彳部。
〔彼〕字拼音是b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彳、皮,五行属水。
〔彼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彳,皮声。“彳”( chì )。本义是流行、传播,施加。
〔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ǐ] ⑴ 那,那个⑵ 他,对方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補委切頁碼第56頁,第15字續丁孫
彼
往,有所加也。从彳皮聲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彼者,據此而言,故曰有所加。」王筠句讀:「《釋名》:『往,暀也,歸往於彼也。』」按:金文、石鼓文假皮為彼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邦是反頁碼第162頁,第4行,第1字述
往有所加也。從彳皮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彼者據此而言,故曰有所加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補委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302頁,第5字許惟賢第135頁,第10字
往有所加也。
段注彼加曡韵。
从彳。皮聲。
段注補委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