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根的意思解释

木部10画左右结构U+6839

木部

10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SVEY 86,SVY 98

DAV

FXO

47932

2704

2489

U+6839

1234511534 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gēn

基本解释

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。~植。~茎。~瘤。~毛。~雕。须~。块~。扎~。叶落归~。

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。~底。~基。墙~儿。

事物的本源。~源。~由。~本。知~知底。

彻底。~除。~究。~治。

依据,作为根本。~椐。

量词,指长条的东西。两~筷子。

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“平方根”,开立方所得的值为“立方根”。

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。

化学上指带电的基。氨~。硫酸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木,艮( gèn )声。本义:草木之根。

2.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。

,木株也。 《说文》,直为柢。 《说文通训定声》深,则视久。 《韩非子 · 解老》是谓深、固柢。 《老子》株于下,有荣叶于上。 《论衡 · 超奇》其无宿者,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,则生已足而又未衰。 宋 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斯亦伐以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长也。 唐 · 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
根荄(根。荄:草根;又指根本,根源);根茇(植物的根部);根柢(草木的根);根垓(根核。植物的根;植根)

root;

3.事物的本源,根由,依据。

,始也。 《广雅 · 释诂一》者,书之所谓柢也。 《韩非子 · 解老》万物有所生,而独知守其 《淮南子 · 原道》盖志士仁人所为心者也。 《后汉书 · 宋弘传》然病之生也,有有柢。 陈亮《与彭子寿祭酒》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,……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,而后生科举之士,皆束书不观,游谈无,此又何也? 宋 · 苏轼《李君山房记》

祸根(祸事的根源;引起灾祸的人或事物);根浅门微(根基浅,门第低微);根儿(根本);根气(根基。指禀赋、气质);根儿里(根本;本来);根苗(兆头,开头)

origin; source; cause; root;

4.物体的下部,基部。

满庭田地湿,荠叶生墙 唐 · 白居易《早春》

根下(物体的根基附近);墙根;堤根;根前(跟前)

base; foot;

5.痼疾。

自去夏侵暑,入此秋变,头齿眩疼,痼渐剧。 《宋书 · 颜延之传 · 自陈表》

根疵(痼疾)

chronic illness;

6.佛学名词。佛家能产生感觉、善恶观念的机体或精神力量 。

根器(佛教以木比喻天性叫做“根”。根能雕刻叫做“器”,泛指禀赋);根力(指五根和五力);根门(六根漏出种种烦恼,进入种种妄尘的门户,故称为“根门”);根缘(人的根性与境遇的缘务)

nature;

7.数学名词。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,或称代数方程式的解;方根的简称。

root;

8.化学名词。即带电的基 。

硫酸根;氨根。

radical;

9.延续后代的子孙。

夏堪……零陵太守之嗣也。 《相府小史夏堪碑》

根嗣(长子);根谱(犹族史);根祖(祖宗)

offspring;

1.植根。

半生无着,飘转如断梗。 金 · 元好问《出京》诗

根着(植根于地)

root;

2.杜绝;根除。

若攻之不,是养疾疴于心腹也。 《后汉书 · 西羌传论》

根株。

eradicate;

3.根究;追究。

其己为民间侵耕地土,更不究,盖以本议欲以见在牧地,给与民耕,岂可却究己耕之地,重为搔扰。 宋 · 欧阳修《论牧马草地剳子》

根勘(彻底查究);根究着实(追根究底,打听清楚);根刷(根刮,彻底清查;彻底搜求);根穷(彻底追查)

pursue;

4.通“跟” 。

根寻(跟踪查找);根捕(跟踪缉捕);根索(跟踪,搜求或追查)

follow;

量词

1.用于条形物 。

一根竹竿;三根电线杆。

piece;

2.具有适合一定目的的长度、强度或结构的线、纱、带、绳、金属丝或电缆的数目 。

一根带刺的铁丝网线也没有。

strand;

国语辞典解释


gēn

详细解释

1.植物茎干长在土里的部分,具有固定、吸收或贮藏水分、养分的功能。

三国魏 · 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唐 · 李白《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》:“流波思其旧浦,落叶坠于本根。”

落叶归根。

2.物体的基部、下部。

唐 · 白居易《早春》诗:“满庭田地湿,荠叶生墙根。”

耳根、牙根。

3.事物的本源。

唐 · 独孤及《梦远游赋》:“止水不波,浮云无根。”宋 · 苏轼《李氏山房藏书记》:“而后科举之士,皆束书不观,游谈无根,此又何也。”

祸根、病根、追根究底。

4.事物的存底。

票根、存根。

5.量词。计算细长形物体的单位。

一根棍子、三根筷子。

6.姓。如周代有根牟子。

深植。

《孟子 · 尽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根于心。”

澈底的。

根绝、根除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gēn

详细解释

1.植物的根部。具有固定植物、吸收及贮藏养分与水分的功能。

老树盘根、落地生根。

2.物体的底部、基部或同其他东西相连的部分。

耳根、齿根、根基。

3.事物的本源。

祸根、问题根源、追根究底。

4.作为根据的东西。

票根、存根。

5.澈底的;根本的。

根除、根治。

6.指方根。

7.数学上指一元方程的解。

8.化学上指化合物中所含的原子团,若以离子键与其他组分结合者,称为“根”。

硫酸根。

9.量词。用于计算细长的物体。

一根头发、两根香蕉、抽一根烟。

10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root, base(d on); foundation
  • Wurzel (S)
  • racine (botanique)​, racine (math.)​, radical chimique, base, fondement, pied (d'une montagne)​, origine des choses, (classificateur des objets longs et minces : cigarettes, troncs d'arbre, cordes, ceintures, épingles, aiguilles, etc.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古痕切,音跟。說文》:木株也。左傳・隱六年》:農夫之去草,絕其本根,勿使能植。

又,《廣韻》:根,柢也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重爲輕根。管子・地形篇》:地者,萬物之本原,諸生之根菀。

又,《博雅》:始也。

又,天根,氐星也。左傳・桓十四年》:天根見而水涸。

又,金根,車名。後漢・輿服志》:天子車金根。

又,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琅根。前漢・五行志》:木名倉琅根。

又,竹根,杯名。晉庾信〈報惠酒〉詩:山杯捧竹根。

又,雲根,山名。宋孝武〈登作樂山〉詩:積水溺雲根。

又,姓。姓苑》:周人根牟子,善著書。

又,叶經天切,音堅。三略・軍讖》:侵侮下民,國內譁諠;臣蔽不言,是謂亂根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 )

勿使能植。

謹照左傳原文植改殖。

天根,氐星也。《左傳・桓十四年》天根見而水涸。

謹左傳無天根見而水涸之語,查係周語。今據改天根星也。周語天根見而水涸。註亢氐之間。

《前漢・五行志》木名倉琅根。

謹照原文名改門。

注解

〔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根〕字拼音是gē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艮,五行属

〔根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艮( gèn )声。本义是草木之根。

〔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ēn] ⑴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⑵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⑶ 事物的本源⑷ 彻底⑸ 依据,作为根本⑹ 量词,指长条的东西⑺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“平方根”,开立方所得的值为“立方根”。⑻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。⑼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古痕切頁碼184頁,第25

𣒨

異體

𣒨木株也。从木𥃩聲。

附注張文虎舒藝室隨筆:「《說卦》艮為足。艮,止也。止,古趾字。根从艮,似非徒取諧聲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狗痕反頁碼458頁,第7行,第1

𣒨木株也。從木艮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古痕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992頁,第3許惟賢438頁,第1

𣒨木株也。從木。㫐聲。

段注古痕切。十三部。

白话解释

根,树的地株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艮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從木、)聲。篆文則將聲符改作從目、從匕的「」,成為從木、?聲。「木」為樹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樹木有關;「?」為狠戾不相聽從,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隸書則又將「」隸定作「艮」,為楷書所本,已不見初形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