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涡的意思解释

氵部10画左右结构U+6DA1

氵部

10画

7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IKMW

EROB

VJLO

36127

3260

4648

U+6DA1

4412512534 点、点、提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撇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水流旋转形成中间低洼的地方。旋~。~流。

涡状。酒~(亦作“酒窝”)。~轮机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本义:水的旋流。

2.同本义。水流旋转形成中间低洼的地方 。

涡濑(回旋的急流);涡盘(回转不已的旋涡)

eddy; whirpool;

3.小圆坑 。

心涡;尾毛涡;晶状体涡。

round pit;

4.酒窝,嘴角附近的小凹陷。

不知诗中道何语,但觉两颊生微 苏轼《百步洪二首》

dimple;

5.涡流 。

水涡。

eddy;

动词

1.通“污”。沾染。

怕燕泥香点在琴书上。 《牡丹亭》

contaminate;

2.另见 guō。

guō

基本解释

〔~河〕水名,源于中国河南省,流入安徽省。

(渦)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水名。今称涡河。

濄水,首受淮阳扶沟浪汤洰东入淮。从水,过声。 《说文》

Guo River;

2.源出河南省通许县,流经安徽省西北部,于怀远县入淮,长382公里。

涡口(涡水入淮处)

3.古州名 。故地在今安徽省。

Guo prefecture;

4.另见 wō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wirl, whirlpool, eddy
  • Turbine (S)
  • tourbillon, (nom d'une rivière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 )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古禾切,音戈 —— 水名。與濄同。前漢・地理志》扶溝〔註〕:渦水首受狼湯渠,東至向入海。

又,《集韻》:姑華切,音瓜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烏禾切,音倭 —— 水㘭也。爾雅・釋水》:渦辨回川。【註】旋流也。

又,姓。三輔決錄》有扶風太守渦尚。

注解

〔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渦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wō、gu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咼

〔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uō] ⑴ 均见“涡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禾切頁碼363頁,第3

濄水。受淮陽扶溝浪湯渠,東入淮。从水過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古多反頁碼891頁,第1行,第1

濄水,受淮陽扶溝狼湯渠,東入淮。從水過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漢書》:「淮陽扶溝縣,濄水首受狼湯渠,東入淮,過郡三行千里。」注:「狼音浪;湯音宕,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禾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135頁,第2許惟賢931頁,第2

濄濄水。受淮陽扶溝浪湯渠。東入淮。

段注湯《韵會》作蕩。《前志》作狼湯。師古上音浪,下音徒浪反。《水經注》作蒗𦿆渠。《集韵》作蒗蕩渠。皆音同字異耳。淮陽國扶溝,見《前志》。淮陽國,孝明帝更名陳國。而扶溝改屬陳畱置。扶樂縣,屬陳國。今河南開封府扶溝縣,漢縣地也。《前志》扶溝下曰:渦水首受狼湯渠。東至沛郡向入淮。過郡三。行千里。《水經》曰:淮水,又東過當塗縣北。濄水從西北來注之。又曰:陰溝水,出河南陽武縣蒗𦿆渠。東南至沛爲濄水。又東南至下邳淮陵縣入於淮。酈云:淮水於荆山北。濄水東南注之。注言下邳淮陵入淮。誤矣按淮水篇酈注曰:淮水逕當塗縣故城北。又東北。又北,沙水注之。經所謂蒗𦿆渠也。於荆山北。濄水東南注之。據酈所云,是渠水濄水以次入淮也。今渦水在安徽鳳陽府懷遠縣入淮。其上流詳見《水道提綱》等書。非《漢志》、《說文》、《水經》舊迹矣。

从水。過聲。

段注古禾切。十七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