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
国语辞典解释
剛刚
gāng详细解释
形
1.坚硬的。
《齐民要术 · 卷一〇 · 梓棪》:“《异物志》曰:‘梓棪大十围,材贞劲,非利刚截不能克。’”唐 · 柳宗元《贞符诗 · 序》:“齿利者啮,爪刚者决。”
2.强劲的。
《论语 · 季氏》:“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。”
刚强。
3.正直无私。
刚正不阿。
副
1.表示时间,指情况或行动不久前才发生过,相当于“才”、“方才”。
天刚亮,妈妈就起床干活了。
2.恰好。
刚好。
名
◎姓。如清代有刚林。
外语翻译
- hard, tough, rigid, strong
- hart, stark (Adj), beständig, eben, gerade, kaum (Adv)
- à l'instant, tout à l'heure, à peine, fort, ferme, du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𠜛 、 𠇝 、 𠇙
《唐韻》:古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郎切,𡘋音岡。《說文》:彊斷也。从刀,岡聲。《增韻》:堅也、勁也。《易・乾卦》:大哉乾乎,剛健中正。司馬光《潛虛》:剛,天之道也。又作㓻。《史記・樂書》:而民㓻毅。
注解
〔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剛〕字拼音是g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岡、刂。
〔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āng] ⑴ 见“刚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郞切頁碼第135頁,第7字續丁孫
𠝾
異體剛
彊斷也。从刀𡶬聲。
𠇙
古文剛如此。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以為是「以刀斷网」,會意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刀斷网(網的初文),网可能也是聲符,會剛強蠻橫之意。金文从刀,岡聲,或从二刀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格康反頁碼第349頁,第2行,第4字述
彊也。從刀岡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49頁,第2行,第5字述
古文剛如此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郞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713頁,第4字許惟賢第317頁,第10字
彊𣃔也。
段注彊者,弓有力也。有力而𣃔之也。《周書》所謂剛剋。引伸凡有力曰剛。
从刀。岡聲。
段注古郞切。十部。
古文剛如此。
段注按從㐰。㐰,古文信。信者必剛也。從二者,仁從二之意。仁者必有勇也。侃,剛直也。亦從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