哮
意思解释
哮
xiào基本解释
①吼叫。咆~。
②急促喘气的声音。~喘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口,孝声。本义:野兽的吼声。
2.同本义。
哮,豕惊声也。 虎声谓之哮唬。 哮阚之兽。 熊罴哮我东,虎豹号我西。 水声澎湃,兽群哮而游。
哮吼(野兽吼叫);咆哮(吼叫);哮唬(虎啸声);哮阚(猛兽咆哮。多用以比喻震怒)
roar;
3.呼喊。
哮,呼也。
哮吼(泛指大声喊叫;又指声威震慑);哮咷(嚎啕。大声哭叫);哮悍(形容勇猛强悍)
cry;
名词
1.哮症的简称。
治哮治积方。
哮吼(病症名)
asthma;
2.猪的惊叫声。
哮,豕惊声也。
yell;
3.声响 。
哮吼(指器物发出的声响);哮哓(形容声音高亢悠长)
sound;
国语辞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cough; pant; roar
- japsen, keuchen , bellen, Baumrinde (S)
- crier, rugir, souffl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許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虛交切,𡘋音嗃。《說文》:豕驚聲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哮赫,大怒也。《廣韻》:哮闞。《風俗通》引《詩》闞如哮虎。〇【按】《詩・大雅》今本作虓。
又,《集韻》或作酵。詳酉部酵字註。
又,《集韻》:孝狡切,烋上聲 —— 與嗃同,大呼也。
又,《廣韻》:呼敎切;《集韻》:許敎切,𡘋音孝。《廣韻》:喚也。《集韻》:呼也。
又,《集韻》:黑角切,音㕰 —— 與豞同,豕聲。
注解
〔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哮〕字拼音是xi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孝,五行属木。
〔哮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孝声。本义是野兽的吼声。
〔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ào] ⑴ 吼叫⑵ 急促喘气的声音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許交切頁碼第45頁,第2字續丁孫
哮
豕驚聲也。从口孝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亨茅反頁碼第135頁,第5行,第1字述
豕驚聲也。從口孝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許交切、許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44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8頁,第9字
豕驚聲也。
段注按哮亦作豞。許角切。《吳都賦》曰:封豨𧀔。李云:𧀔,豨聲。呼學切。亦卽哮字。但字形有譌耳。
从口。孝聲。
段注許交切。亦許角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白话解释
哮,猪只受惊发出的叫声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“孝”作声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