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𤥎的意思解释

𤥎

王部10画左右结构U+2494E

王部

10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GOCY

MGFE

CUXS

U+2494E

1121433454

意思解释


𤥎

yǎn

基本解释

同“琰”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上 部首:玉部 )

唐韻》、《韻會𡘋以冉切,音䎦。說文》:璧上起美色也。从玉,炎意兼聲。廣韻》:玉名。韻會》:琰之言炎也,光炎起也。

又,圭之銳上者。周禮・春官・典瑞》:琰圭以易行,以除慝。【註】琰圭有鋒芒,爲誅討之象。諸侯有不善,使者征之,執以爲瑞節也。又,〈冬官・考工記〉:琰圭九寸。【註】凡圭,琰上寸半;琰圭,琰半以上,又半爲瑑飾。

又,人名。詳前琬字註。

注解

〔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玉部

〔琰〕字拼音是y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⺩、炎,五行属

〔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ǎn] ⑴ 〔~圭〕上端尖的圭。⑵ 〔~~〕有光泽的样子,如“黛玄眉之~~”。⑶ 美玉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上反切以冉切頁碼8頁,第1

異體𤥎

琰璧上起美色也。从玉炎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一反切延檢反頁碼44頁,第4行,第1

琰璧上起美色也。從玉炎聲。

鍇注臣鍇按:郭璞注《上林賦》引《竹書》云:「桀得有緍二美女,刻其名於苕華之玉。」苕是琬,華是琰,然則琰亦羙色之玉也。琰之言炎也,光炎起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上反切以冄切古音第八部頁碼48頁,第1許惟賢20頁,第1

琰璧上起美色也。

段注璧當爲圭。也當爲者。《周禮》注云:凡圭剡上寸半。琰圭剡半以上。又半爲瑑飾。許云起美色。葢與鄭意同。或當作圭剡上起美飾者。若高注《淮南》,顏注《司馬相如傳》皆云:琬琰,美玉名。此當合二字爲一名。別是一物。《尙書》玉五重。琬琰亦是一物。非《周禮》之二圭也。

从王。炎聲。

段注以冄切。古音第八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