㩻
意思解释
外语翻译
- rugged mountain path, very skinny, to pile on upon another; accumulation; to accumulate; (Cant.) exclamatio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去奇切;《集韻》:丘奇切,𡘋音敧。《說文》:㩻,䧢也。从危,支聲。《廣韻》:不正也。《集韻》或作𢻪、攲。
又,《廣韻》:詭僞切;《集韻》:居僞切,𡘋音垝 —— 瘦極。
又,《集韻》:古委切,音詭 —— 佹,或作㩻,重累也。一曰依也。
注解
〔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支部。
〔㩻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uǐ、q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危、支。
〔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ī] ⑴ 崎岖;倾斜不正。《説文•危部》:“㩻,㩻䧢也。”㈡ [guì] ⑴ 瘦极。《廣韻•寘韻》:“㩻,瘦極。”㈢ [gu] ⑴ 重叠;累积。《文選•左思〈魏都賦〉》:“與騎朝猥,諜㩻其中。”⑵ 依。《集韻•紙韻》:“㩻,依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去其切頁碼第311頁,第13字續丁孫
㩻
㩻䧢也。从危支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俗用崎嶇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牽宜反頁碼第774頁,第4行,第1字述
㩻䧢也。從危支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去其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792頁,第1字許惟賢第784頁,第2字
㩻,
段注此複舉字之未刪者。
䧢也。
段注玄應所引云:㩻䧢,傾側不安也。此乃以注家語入正文耳。非是。《𨸏部》䧢下云:㩻也。與此爲轉注。《廣韵》云:㩻者,不正也。䧢者,䧢隅不安皃。俗用﨑嶇字,正此二字之𣜩變。㩻爲不正。故箸之訓曰飯㩻。言㩻衺之以入飯於口中也。宥坐之噐曰㩻噐。虛則㩻。中則正。滿則覆也。今俗作攲。又譌欹。去之遠矣。《周禮》。竒衺之民。注曰:竒衺,譎觚非常。《周禮》之竒正㩻之假借字。
从危。支聲。
段注去其切。按去其當依《廣韵》作去竒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