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悛的意思解释

忄部10画左右结构U+609B

忄部

10画

7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NCWT

PICE

UZOR

93047

1886

6710

U+609B

4425434354 点、点、竖、撇折、点、撇、点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悔改。~心。~改。~革(悔改)。~容(悔改的表情)。怙恶不~(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)。过而不~,亡之本也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本义:停止。

2.同本义。

,止也。 《说文》长恶不 《左传 · 隐公六年》康犹不 《左传 · 成公十三年》其有乎? 《国语》

stop;

3.悔改;改变。

,更也。 《广雅 · 释诂三》亦无容。 《左传 · 襄公七年》为是而止。 《左传 · 昭公九年》过而不 《韩非子 · 难四》

怙恶不悛;悛志(悔改之意);悛改(后悔而改过);悛心(悔改之心);悛革(悔改);悛悟(悔悟);悛悔(悔改;悔悟);悛容(悔改的表情);悛移(悔改);悛惕(悔悟戒惧)

change; repent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悔改。

唐 · 白居易《策林一 · 十六议祥瑞》:“故王者不惧妖之不灭,而惧过之不悛。”明 · 陆灼《艾子后语 · 冻儿谲谏》:“每加榎楚而不悛。”

怙恶不悛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中止;悔改。

病悛、怙恶不悛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repent, reform
  • umgestalten, jemanden bessern
  • réform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 )

唐韻》:此緣切;《集韻》:逡緣切,𡘋音詮。說文》:止也。廣韻》:改也。〈周語〉:其有悛乎。

又,次也。左傳・定三年》:外內以悛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七倫切,音逡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須倫切,音荀 —— 與恂同。說文》:信心也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 )

《左傳・定三年》外內以悛。

謹照原文定三年改哀三年。

注解

〔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悛〕字拼音是qu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夋,五行属

〔悛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停止。

〔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uān] ⑴ 悔改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此緣切頁碼352頁,第25

悛止也。从心夋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七㳂反頁碼856頁,第4行,第1

悛止也。從心夋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此緣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025頁,第4許惟賢885頁,第4

悛止也。

段注《方言》。悛,改也。自山而東或曰悛。或曰懌。

从心,夋聲。

段注此緣切。十三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