夓
夂部19画上中下结构U+5913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胡雅切頁碼第173頁,第25字續丁孫
夓
異體𡕾、夏
中國之人也。从夊从𩑋从𦥑。𦥑,兩手;夊,兩足也。
𨂮
異體𠍺
古文夏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日、从頁。甲骨文的夏字都當人名用,但它的本義可能就是指熱天氣,所以从日下頁會意。伯夏父鼎頁形下部的人形加『止』,後『止』形移到左旁的『日』下,這就變成戰國『夏』字的標準結構,至其變化則或省日、或省止、或加虫,止形或加繁為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恨且反頁碼第431頁,第6行,第1字述
中國之人也。從夊、頁,從𦥑。𦥑,兩手;夊,兩足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象有威儀,文飾僃具,行紓遟也。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31頁,第7行,第1字述
古文夏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胡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930頁,第2字許惟賢第411頁,第3字
中國之人也。
段注以別於北方狄,東北貉,南方蠻閩,西方羌,西南焦僥,東方夷也。夏,引伸之義爲大也。
从夊。从頁。从臼。臼,㒳手。夊,㒳足也。
段注胡雅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古文夏。